在360創始人、哪吒汽車股東周鴻祎近日連續且著急的“督戰”中,哪吒汽車(下簡稱哪吒)終究還是頂不住了。
6月26日,哪吒通過母公司合眾新能源在港交所提交了IPO文件,急迫地希望成為第五家登陸港股的造車新勢力。而隨著經營數據披露,哪吒的“面紗”也隨之被揭開。
總體情況而言,哪吒的經營狀況并不理想。2021年至2023年,哪吒汽車一直處于大額虧損狀態。其中,2021年虧損48.4億;2022年虧損66.7億;2023年虧損68.7億,三年累計虧損為184億元。
經營端“不斷流血”,或許還能歸結到“賠本賺吆喝”以價換量。然而,銷售數據顯示,哪吒的車也“不好賣了”。2023年哪吒出現了銷量下滑,共計銷售汽車12.7萬輛,同比下滑16%。到了2024年,哪吒銷量情況并未好轉。據公司公告統計,2024年1-5月,哪吒合計交付4.3萬輛車。
好在憑借2022年底開始交付的“高價位”車型(定價15萬~22萬)——哪吒S在2023年逐漸起量,保住了哪吒2023年的總營收,最終錄得136億元,同比僅增長4%的成績。
連年大額虧損再加上銷量增長不利,最終導致了哪吒即將面臨“資金枯竭”的局面。根據截止到2024年4月的數據(未經審核)顯示,哪吒當下賬上為-15.5億元(現金及等價物+融資租賃即期部分+交易性金融資產-借款)。
如此現狀,難怪“互聯網老炮”周鴻祎近期直播哪吒工廠、討論給哪吒改名,“使出渾身解數”為哪吒造勢。哪吒汽車CEO張勇感到“壓力山大”,連續在微博吐槽,最終在2024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上感嘆道,“由于自己有時不受控,微博賬號被公關部門的同事收走”。
毫無疑問,哪吒已經來到了最危急的時刻。
01 曾經叱咤風云,如今急待上市
曾幾何時,哪吒也“翻江倒海”過。
作為與“蔚小理”同期的造車新勢力一員,哪吒在發展早期就明確認知到,“規模”是站穩腳跟的“生死線”。身處中國新能源汽車爆發的前夜,哪吒選擇以推出低價小車的形式,快速切入到市場競爭中。
哪吒正式殺入市場的標志,是2020年先后推出的A0和A級SUV(哪吒V和哪吒U)。在兩款車型分別占據的5萬~10萬和10萬~15萬價格段中,憑借中國消費者對SUV的喜愛,加上對家用場景純電省錢的“精準拿捏”,使得哪吒在細分賽道中避開了絕大部分對手。
據乘聯會2021年統計的新能源SUV暢銷榜顯示,哪吒V以全年49646臺的銷量取得排名第五的成績,僅次于比亞迪唐(50116臺)。而到了2022年,哪吒V和哪吒U分別以9.6萬和5.1萬的數據,雙雙進入新能源SUV銷量前十的榜單。哪吒品牌更是以全年15萬臺的銷量力壓“蔚小理”三家。
銷量的成功,背后雖然有哪吒“虧錢賣車”的銷售策略。但體現在財務數據上,是哪吒經營指標上“欣欣向榮”。招股書顯示,2022年哪吒錄得總營收為130億元,同比增長156%。毛損也從2021年的34.4%快速降至2022年的22.5%。
然而,在完成銷量第一波積累后,哪吒卻沉浸在過往成功經驗的路徑依賴中。正如張勇曾在今年年初公開反思道,“2023年做得不好原因有很多,新老產品切換時沒有銜接好、節奏亂;新產品上市定價過高,下半年雖然調整到位了,但喪失了先機”。哪吒在中國車市“打響內卷”的2023年,走向了“下坡路”。
簡單來說,哪吒2023年最大的問題出在產品能力和定位上。
體現在產品上,首先是“誠意不足”的產品迭代。2023年下半年,哪吒將哪吒V和哪吒U分別更名為如今銷售的哪吒AYA和哪吒X。就在汽車行業意味著大改款的改名操作中,哪吒新車型的升級迭代卻不太明顯,甚至哪吒在招股書中都認為屬于同一個系列。
以哪吒U和哪吒X這一組迭代為例,新的哪吒X只是改變了“前臉”外觀、車長增加70mm,座艙給了高通驍龍8155芯片,并增加了藍牙鑰匙、雨量感應式雨刮等小功能。但價格從原來的11.88萬元起步,漲到12.68萬元起。
在10萬~15萬這個消費者極度敏感的價格段里,哪吒一邊漲價,一邊幾乎“換湯不換藥”升級的態度,使得哪吒后來雖進行了價格調整,但消費者還是用真金白銀做出了選擇。銷量數據顯示,哪吒X和哪吒AYA在交付前幾個月維持了幾千的銷量,隨后便“一頭栽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