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成為全球電車明星之前,其實純電動車“話語權”歸日系車所有,2010年日產汽車推出全球首款量產純電動車型——聆風(LEAF),這臺車在隨后的9年時間里面,一直是全球純電動車的銷冠,到2019年該車全球累計銷量達到40萬輛。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特斯拉來了,銷量奇跡在特斯拉和比亞迪之間流轉,沒有日系什么事了。而前銷冠的故事也并不為人們所記得,畢竟第二代聆風,驅動電機輸出功率110kW,續航里程400公里,放在新勢力們一卷再卷的同類車面前,不算有什么看點。
但是有一個成績是值得我們重申一下的:日產聆風(LEAF)全球銷售14年來,累計銷售50萬臺以上,未發生過一起自燃事故。我們該說在電池安全方面,作為電車“鼻祖”的它,堅守著自己的底線,還是該說那時候車企造車的態度還是相對認真的呢?畢竟現在一個已經訂出去10萬臺,已經開始交付上萬臺的車,居然還沒有完成20萬公里真車測試,并且還能公開講。時代滾滾,人心不古。
讓我們回到日產聆風的話題上來,最新消息,日產預計將在2025年3月開始投產新一代聆風,產地為英國桑德蘭的工廠,該工廠目前已經在為生產新車而做準備,日產為此投資了25億美元進行改造。
不過,目前日產還沒有發布新一代聆風的信息,只透露了新車將會與2021年發布的Chill-Out概念車。如果屬實,那么新一代聆風將展現出現過去兩代老車型不一樣的風格,并且將更具未來感。
N點評:更為人們所關注的是,日產可能會為這臺新一代的電動車選擇怎么樣的三電系統,據我們所知,由于戈恩對日產長達十年的嚴苛財務管理,日產汽車在技術創新和儲備上產生了斷層。我們期待今年晚些時候,日產汽車公布這臺新車的更多細節。傳統造車能否在電動化轉型中扳回一局,就看新一代聆風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