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軟件,奧迪在管理層上又進行了一次大調整。6月4日,德國奧迪宣布任命 Geoffrey Bouquot 為奧迪董事會成員之一,負責軟件開發。Geoffrey Bouquot 此前曾擔任法雷奧首席技術官。在奧迪集團中,這也是首次專門為軟件開發設置專職董事,甚至還專門設置了創新和軟件定義汽車部門,專注于 SDV 的開發。奧迪表示,這種調整反映了軟件的“核心作用”。
“我們需要進行徹底的結構調整,以實現更快的開發速度和對軟件的明確關注。”首席執行官格諾特·多爾納(Gernot Doellner)如此表示,“通過任命 Geoffrey Bouquot,我們將實現這一目標。”
38 歲的 Bouquot 于 2016 年加入法雷奧,擔任戰略、開放式創新、公共事務和可持續發展副總裁。在此之前,他自 2014 年起擔任法國國防部內閣負責工業的技術顧問。2011 年至 2014 年,他擔任法國政府國家參與機構的航空和國防投資組合經理。他被《汽車新聞歐洲》評為2023 年新星,是歐洲最有前途的年輕高管之一。
奧迪表示,Bouquot 將推動公司向以軟件為中心的組織轉型。在多爾納的領導下,奧迪正尋求通過引入矩陣組織來加快開發速度,讓開發團隊承擔更多“創業”責任。與此同時,奧迪表示,它正在使軟件成為汽車開發的主導元素。不過,創新和軟件定義汽車部門已經比原來計劃晚了幾個月時間。
大眾集團產品和集團戰略副總裁格諾特·多爾納 接替馬庫斯·杜斯曼(Markus Duesmann)出任奧迪新任首席執行官。多爾納在今年年初推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首先是在中國市場進行換帥,試圖改變在這個奧迪最大的單一市場中的競爭形勢。其次,其更換了奧迪全球設計主管。新的設計主管是馬西莫·弗拉斯切拉(Massimo Frascella),后者將于今年6月1日開始,主管奧迪陣容中所有新車型的設計,包括即將推出的電動汽車。
馬西莫·弗拉斯切拉曾在福特和起亞任職,2011年開始一直在捷豹路虎擔任高級職位,最近擔任兩個品牌的設計主管,是路虎衛士、發現、星脈和攬勝背后的掌舵人。據悉,在這位設計師加盟之后,奧迪將采用“簡潔”設計理念。緊接著,多爾納炒掉了該公司首席技術官霍夫曼(Oliver Hoffmann),因為在其領導下的奧迪車型開發“停滯不前”。
而為了推動開發工作的進展,多爾納親自負責研發工作。由于新車型推出緩慢,奧迪前 CEO 馬庫斯 · 杜斯曼(Markus Duesmann)失去了工作,多爾納隨后接替其上位。多爾納認為自己是更好的開發主管。這位奧迪的新 CEO 不信任技術部門提供的有關車型發布的信息,并在去年選擇再次推遲推出 Q6 e-Tron 這款重要的電動車。由此,可以看到,從技術到設計,多爾納親已經圍繞著新產品進行了全面的改革。
而作為影響奧迪新能源汽車產品推出的最重要因素,軟件在今年2月其實也早就被列進了日程。軟件開發滯后是大眾集團過去幾年最為頭疼問題。此前,按照大眾集團的計劃,會建立一個統一的軟件平臺,并將其提供給旗下所有品牌,包括賓利、奧迪、保時捷等。不過,由于開發進度落后,大眾集團多個品牌的新車都不得不延期推向市場。這包括了保時捷(Macan EV)、奧迪(Artemis項目)和賓利(Bentley)電動汽車等。
在大眾集團CEO奧博穆在2022年上臺后,CARIAD的重組也成了他的首要任務。2023年5月8日,CARIAD的全面重組獲得集團監事會批準,大眾汽車集團的軟件公司CARIAD整個高管團體將被集體炒魷魚。隨后,6月1日起,原賓利制造業務負責人Peter Bosch成為了CARIAD的新CEO。隨著這次巨變,保時捷等先后重新奪回了自主開發權。
多爾納 (Gernot Döllner) 在今年年初就宣布了希望在今年 2 月份建立一個“軟件定義汽車”中心,專注于奧迪集團各品牌的新車。據悉,大眾汽車和Cariad 也將參與該中心。奧迪的“軟件定義汽車”中心當時由 Lorenz Führlinger 領導。Führlinger 之前負責奧迪 SSP 未來平臺上的 MQB 車型系列和緊湊型平臺電動車型。
在軟件板塊上,奧迪在自動駕駛技術上,奧迪在2024年4月23日與美國汽車軟件供應商Applied Intuition合作,共同開發奧迪汽車的自動駕駛系統 (AD)。按照計劃,奧迪和 Applied Intuition 計劃共同開發并發布適用于奧迪集團旗下汽車的自動駕駛 (AD) 軟件框架,其中包括奧迪、賓利、蘭博基尼和布加迪等。不過,目前尚不清楚奧迪集團的哪些車型未來可能會獲得新的 AD 功能。
而Applied Intuition 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Qasar Younis 對外透露說,該公司正與奧迪合作開發一個聯合驗證框架,該框架確實可以支持不同的自動駕駛功能和級別。這意味著用例范圍從高級駕駛輔助系統 (ADAS) 安全功能(例如車道保持)一直到用于城市或高速公路駕駛的3 級和 4 級自動駕駛系統。據媒體報道,兩家公司也可能將其共同開發的軟件出售給其他汽車制造商。
這種新的軟件動向解答了奧迪在中國市場發展的疑惑。今年5月20日,德國奧迪與上汽集根據奧迪上汽項目此前介紹,將在奧迪的技術上,再結合上汽的創新速度,為車輛“量身定制”座艙和駕駛輔助,這都將契合高端用戶對奧迪的期待。在智能化上將與上汽零束公司進行合作。
在5月20日的簽約現場,上汽零束CEO李君在現場展示了該公司的計劃發展圖,其中明確提到了在2025年零束的銀河智能車全棧方案將在2025年推出3.0版本。這與奧迪的產品推出時間節奏相同,預計在智能化上會達到同等水平。團、上汽大眾宣布已簽署合作協議(據悉是5月17日),進一步加強本土合作。奧迪將與上汽集團聯合開發專注中國市場的全新平臺——“智能數字平臺(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并基于該平臺打造全新一代高端智能網聯車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