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粉絲評論說,那降價不是好事嗎?為什么要防著。防著的意思主要是勸各位,想買車就再等等,尤其是下面這10款SUV,買之前一定要謹慎再謹慎,雖然早買早享受,但是晚買享折扣,不想成為被背刺的老車主,就要耐下心來等等看。
智己LS6
淡季來的比以往更早一些。
今年車市的淡季,比以往來的更早一些,從智己LS6的銷量也能看出,已知這款車目前售價權益后進入21萬,而終端降幅后裸車某些地方甚至已經跌至19萬上下,即便如此,也沒能助力智己LS6翻身突破萬輛大關,反倒是銷量一路走低,4月月銷1456輛,連續三個月,在一兩千左右徘徊,對智己來說,極具爆款潛質的車型折戟是令人心痛的。
而且最無奈的是,智己LS6在年初就完成了年度改款,到明年改款之前,都會維持現有的降價策略,只能靠不斷降價增加降幅來促進銷量,年底之前它肯定會降價,想買可以再等等。
星途追風CD-M
問題出在哪,星途你真的沒考慮過嗎?
星途追風CD-M是星途的電氣化轉型嘗試,顯然不太成功,月銷量沒有突破。賣不好是車的問題嗎?不盡然,更多也是價格的問題,同樣是插混,同樣是12.98萬,宋PLUS也就12.98萬,星途追風CD-M為何賣不好?
宋PLUS那是什么體量和保有量,星途顯然不是一個量級,何必要追求一樣的價格?不如選擇降低門檻,還能換來銷量的略有起色。試試,萬一呢?
雪佛蘭星邁羅
豐田SUV都不到10萬了,星邁羅還這么貴,瘋了。
雷聲大雨點小,說的也是雪佛蘭這款車,或者說現如今美系車進行了多重嘗試,顯然并不奏效。星邁羅作為一款全新車型,售價13.99萬,看得出來雪佛蘭還是有點合資車的傲氣在身上,但顯然市場教給它做人,4月月銷只有30輛。
終端降幅現如今有3萬上下,門檻進入到10萬+,但是很遺憾,這也 不占優勢,人家豐田暢銷的緊湊型SUV鋒蘭達都進入到9字開頭了,星邁羅拿啥和豐田或者國產新能源比呢?銷量差也是必然的,降價還能試試,不然只有無人問津的命運。
飛凡R7
飛凡RC7要來了,飛凡不是真的躺平了,所以飛凡R7降價是必然的。
飛凡RC7馬上就登場了,定位中大型SUV,純電續航最高710km,軸距2935mm,看了工信部的申報信息,我們可以推測,純電沒什么看頭,主要還是換電版本才是救命的關鍵。希望經過了飛凡F7的試錯之后,產品經理能夠根據市場反饋,推出幾個爆款配置,不僅要低價,還要配置體系給出優勢。
換電政策不要再像飛凡F7那么無語,應該會改變飛凡的現狀。飛凡都沒躺平,那下一步肯定要盤活現有的產品,比如R7,至少價格上要讓路,產品生命周期不占優勢的時候,降價不失為一條出路。
極越01
可能這個名字大家不熟,但是它可能慢慢會被熟知。
極越最近上市了一款中配車型,長續航版本,價格比頂配便宜不少,至少進入到了25萬內,續航還能達到750km,比入門版產品力強,比頂配版本價格更有優勢,不出意外會成為最值得入手的極越01版本。
而現如今極越01賣不好,上市5個月了銷量都沒有突破一千輛大關,而且還在持續走低,也不是沒有理由的,多少有點配不上21.99萬的價格,400V平臺+550km續航,再看看星紀元ET純電是22.98萬,但是終身質保,選誰答案顯而易見了。
昊鉑HT
入門版還不是800V,還敢賣21萬+,還是昊鉑,誰買?
埃安的高端品牌嘗試,目前來看不太成功,昊鉑HT,設計很出彩,但是銷量上沒人買單,4月月銷只有430輛,半年來的巔峰都沒超過月銷兩千輛的大關,并且一路走低,4月只賣出了430輛,主要還是價格和消費者心理預期不匹配。
軸距2935mm,高通驍龍8155芯片,入門版不是800V平臺,純電續航只有550km左右,然后還是昊鉑品牌,售價卻到了21萬+,對消費者來說,性價比不是很高,降價還有一線生機。
哈弗梟龍MAX
市場真的難!
哈弗梟龍MAX剛上市的時候還是吸引過不少目光,因為它實現了兩驅和四驅同價,但是怎奈車市競爭太激烈了,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就被拍在了沙發上,現如今隨著硬派越野SUV通電,人們的選擇越來越多,梟龍MAX也不香了。
4月月銷448輛,不出意外的化,這款車近來要迎來年度改款上市,目前在售車型降幅3萬,按照這個趨勢來看,降幅還會增加,而且競品影響,哈弗梟龍MAX,必然要降價。
小鵬G6
這車不錯,但是現在是買方市場。
小鵬G6其實真的不錯,全系800V,質保5年/12萬公里,軸距2890mm,雙叉臂+多連桿,英偉達Orin-X+8155芯片,52城市無地圖城市導航輔助駕駛功能,中創新航的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只有頂配才是四驅,純電續航里程有580/755km兩個版本。
現如今指導價19.99萬起,但是限時優惠2萬,17.99萬起。不能說價格沒優勢,只能說同級別車型都太卷了,星紀元ET、零跑C16等車型相繼登場,對小鵬G6來說有不小的沖擊,17.99萬雖好,但是降一降價更有性價比。
星途攬月
星途,可能真的要降價了。
星紀元ET登場,星途旗下還有另外一款中大型SUV,不過是燃油版本,就是星途攬月。攬月價格門檻不低,19.39-23.89萬不等,目前有兩萬的降幅,入門價格再17萬+,不和別人比,就和星紀元ET相比也不占優勢,所以攬月的下一步必然要降價,本來就賣不出去,4月只賣了450輛,還不降價,就等著被取代,所以攬月上市了兩款新車型,閹割了不少配置,目的很明確應該就是為了后續降價促銷而來。
問界M5
現在市場尤其是增程,星紀元和阿維塔的新車都來了或者馬上來了,誰都別想端著。
雖然問界M5產品力不錯,但是24.98萬門檻屬實不算低,尤其是問界M7指導價一致,且終端還有2萬的降幅,也就是說問界M7尺寸有優勢,價格卻更低,在智駕以及配置和動力系統都沒多大差距的前提下,問界M5顯得就沒有多少優勢,所以在4月只賣出了668輛。
問界目前產品體系和架構不夠完善,車型相對選擇少,M7目前銷量回落,M9正處高峰期,但顯然近50萬的門檻限制了準入門檻和購買力群體,所以定位更低的問界M5必然不會被放棄,后續應該會通過降價、改款上新的形式來重新刺激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