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當最后一顆紅五星“上墻”,虹口區廣中路街道廣靈一村三期成套改造項目簽約率達到100%。小小的居委會工作室里,居民們有的站在簽約榜前自拍留念,有的三五好友圍攏一塊兒暢想未來,有的拉著街道和居委會工作人員咨詢細節……“終于盼到了,而且是那么好的方案!”居民曹阿婆說,“我聽完介紹就簽字了,那時簽約率已經有98.4%,簽約第一天我們項目就生效啦!”
位于水電路和廣靈四路交界處的廣靈一村,是建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老舊公房。沒有獨立廚衛設施,房屋老化破損、屋面漏水,為居民日常生活帶來諸多不便與安全隱患。
一年多前,廣中路街道、虹口區房管局、虹房集團等開始籌謀成套改造工作。歷經數輪設計方案研究打磨,最終選定拆除重建改造方案:三棟3層樓的老公房拆除后,這里將建起一棟16層的樓房。
然而,第一次看到房型平面圖時,居民徐阿婆心里不是滋味——好好的新房竟然“缺個角”。原來,這棟新房從8樓開始,東西兩端各要“削”掉一個角。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主要是因為改造項目周邊都是居民區,如若不“削角”,就會遮擋其他小區的陽光。于是,經過30多場設計討論后,形成了“最大公約數”,定下了這個方案。
“將心比心,把方案做在前面,才能化危為機。”項目所在的廣靈新村居民區書記朱莉坦言,第一次聽說新房子“缺個角”,她心里也是一咯噔。“我就想,如果我是居民,怎么樣才有可能接受這個方案?”
朱莉想到了“借力”。在居民區共建單位中,有一家公司主營業務就是室內裝潢。她便將房型圖交給了設計師。
在之后一次與徐阿姨溝通時,朱莉帶上了新鮮出爐的室內設計圖。只見原本斜角的地方拉出了一面裝飾墻,墻后的斜面空間被設計成了儲藏室??粗@張設計圖,徐阿姨眼前一亮,“這么一來,房子就‘正氣’多了”。徐阿姨把這個方案推廣給其他涉及的居民,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難題迎刃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