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小鵬汽車與大眾汽車集團共同宣布,正式簽訂EEA電子電氣架構技術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按照協議,雙方聯合開發的CEA(China Electrical Architecture)電子電氣架構,預計將從2026年起應用于在中國生產的大眾汽車品牌電動車型。
如果不是汽車行業內的人士,很難感知這樣的電氣架構合作為什么重磅。然而,對大眾汽車來說,這次合作的含金量異常充足,絲毫不亞于前兩次大眾與小鵬在股權投資、聯合采購方面的合作。

一、什么是EEA架構?
我們可以把EEA架構理解為“汽車行業的iOS/安卓系統”,EEA架構聯通并驅動包括車身、底盤、動力、智駕、座艙在內的所有控制單元和部件。
EEA架構也歷經了幾個時代的發展,第一個時代是分布式電子電氣架構時代,包括車燈、車窗、安全氣囊、智能輔助駕駛等,車輛的各種功能,由上百個獨立ECU控制,各功能之間的信息傳輸和開關控制,需要復雜的線纜連接,智能化和后續整車OTA升級空間都有限,難以支撐如今車輛對智能化和智駕的性能需求。
后來,汽車行業進入域控制電子電氣架構時代,解決了部分分布式架構的弊端,將一些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全車網關等重點模塊,引入了域控制電氣架構,并采用以太網高速總線通信技術,一定程度上減少了ECU數量和線束長度,但在多個域之間還有協調和兼容性問題。
而汽車要想真正實現智能化,選擇集成化程度更高的“中央超算+區域控制”架構是大勢所趨。這一EEA架構可將車輛的各項控制域進一步融合,將智駕域與座艙域整合,帶來性能和成本的巨大躍遷。

早在2022年,小鵬G9首度將這種中央集成式EEA架構搭載上車,即EEA 3.0,小鵬G9的智能化、智駕能力和整車電耗較行業水準領先明顯。
2023年,小鵬發了“扶搖”平臺,帶來了全新的XNGP,讓智駕進入到“全國都好用”的時代。在這些成績背后,根基正是小鵬領先的EEA電子電氣架構。
目前,小鵬的EEA架構已經進化至3.5版本。
相較于EEA3.0架構,除了整車的域控制性能提升50%外,因為大幅減少了各個模塊的控制器,集成度最高,硬件成本還節約40%,這對車企來說,無疑具備極強的吸引力。
性能方面,小鵬EEA運用了分層式管理的軟件平臺,智能化功能的迭代周期縮短50%;并且,售后智能診斷可實現用戶到店前問題的預判診斷,處于國內汽車行業領先水平。
此外,小鵬EEA支持中央域與智能輔助駕駛域控制器之間的千兆以太網高速數據傳輸,能夠讓車輛每次OTA的時間縮短在30分鐘內,速度為行業最快。
而且,小鵬EEA支持整車整車電器件精準配電,區別傳統汽車“任何功能開啟”都需要全車上電,小鵬EEA可以根據用戶應用需求,做到場景供電,將整車功耗優化極致。這也是小鵬G9此前在眾多媒體續航實測中,電耗控制水平常年位于前列的核心原因。
當前,國內國內大部分車企還停留在智駕域與座艙域完全獨立的架構中,小鵬已率先升級為“中央超算+區域控制”的EEA3.5架構,在集成度、數據技術平臺、分層軟件平臺等都處于行業絕對領先水平。
大幅降低硬件成本的同時、提高算力利用率,可以這么說,EEA架構也將會成為小鵬汽車繼XNGP智駕后的第二張技術名片。

二、大眾的中國合作對象 為什么是小鵬?
國內的造車新勢力陣營中,行業三巨頭“蔚小理”,都有各自的品牌特點。
蔚來以高質量服務用戶出名,素有“車圈海底撈”著稱;理想汽車則是精準切中用戶需求;而小鵬汽車則是“技術系代表”,深度內卷智駕、電動化和智能座艙領域。
對于全球第一大車企大眾而言,短時間內提升用戶服務水平和切中用戶更精細化的需求,在充足資金和龐大的經銷商體系支持下,均有實現的可能。
唯獨在新能源時代,在智能化和智駕等新興技術方面,單純加大研發投入,很難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這也是大眾汽車對中國新能源市場激烈競爭感到焦慮的原因。
而小鵬汽車在歐洲市場,車身安全、整車電氣化架構先進、智駕能力突出等表現,也引起了大眾汽車的注意。
大眾并不在乎車企的“靈魂論”,以最快的速度深度參與新興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才是百年車企“快刀斬亂麻”的最佳捷徑。
在這樣的背景下,大眾汽車先后與小鵬汽車,進行了股權交易和聯合采購兩次合作。
而在今年4月17日,大眾選擇第三次與小鵬聯手合作,雙方簽訂EEA電子電氣架構技術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基于小鵬汽車最新一代電子電氣架構,聯合開發并將其集成到大眾汽車在中國的CMP平臺上。
相較于前兩次的合作,此次EEA電子電氣架構合作,更加觸及大眾“靈魂”,大眾在中國市場的新能源車型,在基層的電氣化和智能座艙、智駕領域,全面轉向小鵬系陣營。
相當于大眾汽車把今后中國市場的汽車智能化,“押寶”在了小鵬汽車身上,足以見證小鵬汽車在最新一代電子電氣架構技術的領先性,畢竟來自世界頂級車企的認證,已能夠說明許多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