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新能源汽車行業,流量為王??鋸堃稽c說,有了流量就有了銷量。
有了新晉“車圈頂流”周鴻祎的助力,哪吒汽車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流量,單是“哪吒改名”的事情就在網上獲得了很高的關注度,甚至很多之前沒關注過哪吒汽車的人現在也知道了這個品牌。
近日, 從4月份北京車展就開始發酵的 “哪吒改名”的結果終于 塵埃落定,不改了 。
6月16日,哪吒汽車CEO張勇在出席第十六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時回應稱,經過慎重的考慮,我們仍然認為應該堅持哪吒這個品牌,品牌內涵需要重新做一些詮釋。還是有很多的用戶喜歡這個品牌,我們的用戶已經超過42萬。”同時,張勇還表示,今年下半年將重新發布哪吒品牌。
找準品牌標簽更重要
對于不改名字的這個決定,其實一點也不意外。雖然在此前的一次調研中,堅持使用哪吒這個名字的比例僅占21.7%,但張勇卻多次公開表示,不太想改這個名字。
張勇給出的原因有三:第一是從2018年上市以來已經有六年,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品牌資產和品牌資源,不太想浪費;第二是有40多萬用戶、上萬員工,還有幾萬個合作伙伴,其實對哪吒這個品牌還是有感情的;第三是“哪吒”這兩個字挺具差異化的,有中國文化的傳統,比較有品牌的特質,所以在所有品牌之中比較有辨識度。
此外,對于品牌名稱,行業中也確實鮮有更改的先例,印象中只有在多年前“NISSAN”在國內的品牌翻譯由尼桑改為日產,但這也是翻譯名稱的改變,品牌名稱并未更改。哪吒汽車如果真的改名,那帶來的宣傳成本是非常大的。
對于哪吒汽車來說,找到自己的品牌標簽,比改名更為重要 。
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現在很多車企特別是現在的造車新勢力,幾乎都可以找到自己鮮明的標簽。比如,提到理想,就能想到“冰箱彩電大沙發”和“奶爸車”;提到蔚來,就能想到換電;提到小鵬,就能想到智能駕駛;提到比亞迪,就可以想到插混和油耗低。
有了品牌標簽,就能快速找到自己的目標群體,同時還可以降低傳播和營銷成本,這對于還處于起步階段的新勢力品牌至關重要。
但提到哪吒汽車,似乎并沒有一個清晰的品牌標簽,或者是明確的市場定位。對于下半年要重新發布的哪吒品牌,如何明確自己的品牌標簽是關鍵。
高端轉型受挫
哪吒汽車最早以低端新能源車型起家,從首款車型哪吒N01開始,再到哪吒V和哪吒U,價位區間在5-15萬元,其中主銷車型哪吒V更是在10萬元以下。
也正是這種錯位競爭的路線,讓哪吒汽車避開了競爭激烈的中高端新能源市場,2022年更是以150273輛銷量位列新勢力銷量榜首,超越了風光更盛的蔚小理。
隨后,哪吒汽車開始向中高端轉型。2023年4月發布了雙門純電跑車哪吒GT,上市時指導價為17.88-22.68萬元;2023年7月推出了純電轎車哪吒S,指導價為19.98-33.88萬元。
不過,哪吒汽車的沖高之路并不理想,銷量反而出現了下滑。2023年全年,哪吒汽車累計交付12.75萬輛,同比下滑16%,是唯一銷量下滑的新勢力車企。
對此, 張勇在今年年初曾公開檢討,23年做得不好,原因很多 ,“新老產品切換時沒有銜接好,節奏亂;新產品上市定價過高,下半年雖然調整到位了,但喪失了先機……”
哪吒汽車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在低端市場,包括比亞迪海鷗、五菱賓果在內有更多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出現,蠶食了相當一部分哪吒V的銷量;另一方面,哪吒汽車探索中高端市場的兩款車型哪吒GT和哪吒S都反響平平,銷量并未達到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