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年來人工智能的前沿發展及其在應用領域的不斷推進,人類社會生活正在廣泛、深入地受到人工智能的影響與塑造。如何推動完善人工智能標準體系、安全準則、倫理規范,讓人工智能更好造福人類?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6月22日從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組委會獲悉,“人工智能新進展與社會科學的未來”論壇將于7月5日下午在上海世博中心召開。
論壇邀請了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圍繞人工智能與社會科學的多方位交叉議題開展深度交流,旨在探究科技進步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推進社會科學與人工智能融合發展,促進對人工智能技術負責任的科學研究和應用探索。
論壇將首次從社會科學的整體性高度出發,展望人工智能與社會發展的交互影響,尤其突出性地探索社會科學對人工智能的深度奠基意義與基礎支撐作用,為社科思想深度回應人類社會步入人工智能時代這一重大變局建立整體學術視域,為我國構建學科化、規范化、制度化的人工智能時代的人文社會科學體系貢獻積極自主力量。
論壇廣泛邀請市社聯主席團、市級相關學會負責人、社科界“五路大軍”代表、長三角人工智能企業負責人與媒體代表出席觀會。
論壇的第一階段將由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王為松主持。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權衡將致辭。第十三屆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長江必新,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王戰,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蘇世民書院院長薛瀾,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新南威爾士大學計算機教授Toby Walsh,未來智能董事長胡郁將分別代表不同學科領域和應用領域,圍繞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與國際合作,人工智能發展創新的法治框架,社會科學對人工智能發展和風險防范的重要作用,人工智能應用的倫理邊界和道德準則,適應人工智能發展的法律規制,加深對人類行為、決策和社會互動的理解,設計符合人類美好愿景的人工智能系統等議題,從不同領域視角出發展開一系列深度論述。
論壇第二階段將由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專職副主席任小文主持,邀請多位專家學者,與來自美國、德國、奧地利、澳大利亞多所高校、研究機構的海外學者展開跨學科圓桌對話。圓桌按不同主題分為兩場,主題一為“人工智能的技術突破與人類社會狀況”,將對ChatPGT、Sora、通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發展帶來的社會影響和社會科學各學科如何看待這些技術變化及其引發的社會變化展開探討。主題二為“智能時代:社會科學何為”,將圍繞社會科學如何助推人工智能新進展這一議題,就社會科學如何為人工智能的規范發展提供支撐、人文社科能否經由知識體系更新掌握技術變化影響文明演進的解釋話語權等問題作出深度探討。
澎湃新聞記者獲悉,為全面推動AI全球治理研究,本次論壇還將發布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年度研究項目。市社聯將召集和組織跨領域、跨學科團隊,持續關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在政策、法規、技術標準、倫理準則、國際合作等方面的新動態,集中呈現領域內現狀、進展和問題,積極面向發展中的挑戰與機遇,對未來趨勢提出應對建議,同時將依托雄厚的專家學者資源,開展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年度報告研究與發布。
本次論壇由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上海市社會科學事業發展研究中心、華東師范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研究院承辦,《學術月刊》、《探索與爭鳴》、上海社會科學館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