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家汽車企業來說,銷量多寡是其在市場上的立根之本,當你的銷量下降的時候,說再多為自己辯解都是沒有用的。在2024年5月份,日系各車企集體交出了一份糟糕的成績,東風日產(包括日產、啟辰和英菲尼迪品牌)銷量為6.1萬輛,同比下滑1.7%;本田在華銷量為6.6萬輛,同比下滑幅度高達34.7%;豐田在華銷量是12.4萬輛,同比下滑15.8%。
盡管在日系三強當中,看起來日產的下滑幅度最小,其實那是日產銷量下滑的現象出現的最早,已經連續五年銷量同比下降,2023年銷量僅為79萬輛,同比下滑幅度高達16%。而本田和豐田則是在去年開始出現銷量下滑跡象,今年是越演越烈,本田銷量都能跌超三成,換在三年之前,真是想都不敢想。
而在單車型銷量上,越來越多的日系車型從月銷過萬的榜單上撤退,根據易車網公布的5月份日系車型銷量數據,僅有軒逸、鋒蘭達、榮放、CR-V、銳放、雅閣、威蘭達等7款車型實現銷量過萬,最高的軒逸銷量也僅為28228輛,和其高光時刻的銷量相差甚遠。
銷量持續下滑的窘境之下,日系車企也紛紛開展自救行動,日產汽車近日宣布將關閉位于江蘇常州的乘用車工廠,這個工廠在2020年才投產,投產時間僅為4年,可以說機器都還有八九成新,結果就面臨著停產的境地。而日產在武漢的一個工廠已經租給東風嵐圖進行生產,出租前該工廠的產能利用率僅為19%。
而一貫以待遇優厚著稱的廣汽本田,在銷量大幅下滑以后,不得不開啟裁員之路,首批裁員人數就高達2300人,后續還有可能繼續裁員。而豐田雖然日子還過得去,但是路邊社消息說廣汽豐田也在醞釀裁員。
在時代的洪流之下,日系車曾經的好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據統計,日系三強在5月份的銷量僅為25.1萬輛,同比下滑25%,市場份額僅為14.8%,創十年來新低。而且,這種下跌的趨勢一時間還看不到盡頭。
這其中最關鍵的,可能是日系車沒有跟上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腳步,被國產新能源汽車打得落花流水。由于日系車在燃油車市場吃的太香,導致轉型遲緩,在新能源核心技術上已經追不上國產品牌。豐田的驗證碼電動車被群嘲,本田 的e:NS1就是油改電 ,日產被寄予厚望的純電車型ARIYA艾睿雅,月銷量只有三位數,今年1-5月累計銷量僅1445輛。雖然它們都在說積極轉型新能源,但是從其動作來看,仍然是太慢了。
為了挽救銷量,卡羅拉都已經賣到7.98萬這個前所未有的價格,軒逸經典6萬多就可以入手,這放在兩年以前,這都是想都不敢想的價格。只不過,日系車要想扭轉頹勢,就必須加大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入,優化供應鏈,持續提升產品的性價比。現在,日系車已經跌落神壇,是時候要正視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