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市場價格戰打得火熱的當下,特斯拉卻做出了一個令人意外的舉動。7 月 1 日,特斯拉官方微博宣布,Model 3長續航全輪驅動版車型迎來升級,續航更長,CLTC 續航提升至 753 公里;動力更強,百公里加速升級至 3.8 秒。因續航里程提升,特斯拉中國將 Model 3 長續航版售價上調至 28.55 萬元起,此前價格為 27.55 萬元。然而,Model 3 后輪驅動版和高性能全輪驅動版價格保持不變,依舊是 23.55 萬元和 33.95 萬元。同時,煥新 Model Y長續航全輪驅動版 CLTC 續航增至 750km,起售價保持 31.35 萬元不變。這一漲價行為瞬間在行業內外引發軒然大波,特斯拉究竟為何敢在此時逆勢漲價?
產品升級成漲價 “底氣”
特斯拉此番漲價并非毫無緣由,核心原因在于產品實現了顯著升級。以 Model 3 長續航全輪驅動版為例,其 CLTC 續航提升至 753 公里,相比之前有了大幅躍進。這一續航里程的提升,在實際使用中能為消費者帶來諸多便利,無論是城市日常通勤,還是中長途旅行,都能減少對續航的焦慮。例如,以往駕駛老款車型在一些長途路線上,可能需要頻繁尋找充電樁,規劃行程時也需格外留意續航情況,而新款車型憑借更長的續航,能夠更加從容地應對這些場景。
在動力方面,百公里加速升級至 3.8 秒,讓車輛的駕駛性能更上一層樓。對于追求駕駛激情的消費者來說,這意味著能在瞬間體驗到強烈的推背感,在超車、并線等操作時更加游刃有余。想象一下,在高速行駛時,需要快速超越一輛慢車,強大的動力能使車輛迅速完成動作,提升駕駛的安全性和流暢性。
Model 3 長續航版及煥新 Model Y 長續航版搭載了新的電池包,雖然電池可用度數沒有變化,但采用了新的化學配方,并通過整車的優化,提升了車輛的續航里程,同時新電池會更加耐用。這種電池技術的革新,不僅是對續航能力的提升,從長遠來看,也降低了消費者更換電池的潛在成本,增加了車輛的保值率。
此外,本次 Model 3 長續航版進一步縮短 0—100 公里 / 小時的加速時間,并非由于硬件變化,而是免費配置了售價 1.41 萬元的加速提升軟件包,這無疑給消費者帶來了額外的驚喜。
優惠政策仍 “滿配”,平衡漲價影響
盡管特斯拉選擇了漲價,但在優惠政策上,似乎并不想讓消費者感到過多壓力。特斯拉方面表示,7 月 31 日前下單,還能疊加 “5 年 0 息”“8000 元保險補貼 (限 Model 3 車型)” “8000 元車漆選裝禮金” “1299 元特享充電權益” 等多重福利。
以 “5 年 0 息” 政策為例,這對于許多消費者來說極具吸引力。在購買高價商品時,金融政策往往是影響決策的關鍵因素之一。5 年免息意味著消費者在長達 5 年的還款期內,無需支付額外的利息費用,大大降低了購車成本。假設一輛車售價 30 萬元,如果按照常規貸款利息計算,5 年下來可能需要支付數萬元的利息,而 “5 年 0 息” 政策則讓消費者節省了這部分開支。
對于選擇 Model 3 車型的消費者,8000 元保險補貼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購車后的經濟壓力。在購車后的各項費用中,保險費用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這筆補貼能直接減輕消費者的負擔。同時,8000 元車漆選裝禮金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個性化選擇的空間,讓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為愛車選擇獨特的車漆顏色,而無需擔心過高的選裝成本。1299 元特享充電權益則為消費者在后續使用車輛過程中,在充電方面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和優惠。
通過這些優惠政策的疊加,特斯拉試圖在漲價與消費者接受度之間找到平衡,盡可能降低漲價對消費者購買決策的負面影響。
市場競爭激烈,漲價能否被接受?
從市場環境來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特斯拉此番漲價面臨著諸多挑戰。今年,眾多車企紛紛推出新車型,對特斯拉 Model 3、Model Y 這兩款主力車型形成了 “圍剿” 之勢。
在轎車領域,小米 SU7、極氪 007、小鵬 P7 + 等車型憑借高配置、低價格,吸引了不少原本可能選擇 Model 3 的潛在用戶。這些車型在智能駕駛、內飾配置、續航能力等方面各有亮點,與 Model 3 展開了激烈競爭。例如,小米 SU7 在智能座艙方面表現出色,擁有豐富的科技配置,為用戶帶來便捷的交互體驗;極氪 007在續航和性能上也毫不遜色,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了同價位的特斯拉車型。
在 SUV 市場,小米 YU7、小鵬 G7、樂道 L60等車型同樣以差異化優勢與 Model Y 展開競爭。它們在空間布局、舒適性配置以及針對特定用戶群體的功能設計上,下足了功夫,試圖搶占 Model Y 的市場份額。
此外,特斯拉的 FSD 入華一直備受關注。2025 年 2 月,特斯拉雖已向部分中國用戶推送了新版本 FSD,但與美國市場的最新版本相比,中國版 FSD 在功能上仍被限制在 L2 級輔助駕駛水平,功能局限于自動識別紅綠燈、轉向等方面,且體驗該版本 FSD 仍需付費,相較國內新勢力的輔助駕駛系統,特斯拉的 FSD 正逐漸失去吸引力。在智能駕駛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這無疑是特斯拉在市場競爭中的一大劣勢。
在這樣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特斯拉漲價能否被消費者接受,尚有待觀察。對于一些忠實的特斯拉粉絲以及對續航、動力有較高要求的消費者來說,產品升級帶來的價值可能會讓他們接受價格的上漲。然而,對于價格敏感型消費者以及在眾多競品中猶豫不決的潛在買家而言,特斯拉的漲價行為可能會使他們轉向其他更具性價比的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