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北京車展上,國內各大汽車集團一如既往帶來了自己的眾多子品牌參展,連一些造車新勢力,也在車展帶來了自己的第二品牌。在內卷加劇的今天,又引發了人們對車企多品牌戰略是否合適的思考。
車企都在“生”,新勢力也不甘人后
比起四年前,眾多車企都有子品牌首次亮相北京車展。貴為行業龍頭的比亞迪,共有比亞迪、仰望、方程豹、騰勢一門四杰聯合參展,仰望、方程豹均為新面孔;長城集團首次集齊哈弗、長城炮、坦克、魏牌、歐拉同臺;吉利汽車除了吉利、領克、極氪外,銀河第一次在北京車展亮相;長安在深藍、阿維塔之后,又“生”了個啟源,對歐尚品牌重新整合的同時,長安引力呱呱墜地。東風汽車現在也已經有東風風神、東風奕派、東風納米、嵐圖及猛士在冊。最早提出“多生孩子好打架”理論的奇瑞汽車,坐擁奇瑞、星途、捷途之余,ICAR首次現身北京車展。
不僅這些傳統車企,連造車新勢力也在“生孩子”的問題上不再猶豫。蔚來終于確認了旗下第一個子品牌,既不是傳聞已久的“阿爾卑斯”,也不是代號“大別山”,而是命名為“樂道”。而小鵬同樣要推出MONA作為子品牌,為提升銷量提供助力。
只要看看本次車展上的合資品牌,像廣豐廣本等日系主流車企,已經分別帶來鉑智、極湃這些新能源子品牌。顯然,在靠“啃”燃油車老本的同時,它們也需要在新能源產品營銷上更接地氣。
“多生孩子”適用于新能源車發展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汽車行業,“多生孩子”總比“優生優育”更符合市場行情。
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此次北京車展的自主品牌推出大量的高端新能源車型。這些自主品牌大量新品牌、新車型的推出,形成了“多生孩子好打架”現象。他認為,多生孩子好打架對新能源車發展是極其適用的概念。尤其是“多生孩子”本身來說,新能源在技術快速進步,在消費者多元需求的情況下,“多生孩子”實現了更好地滿足不同類型消費者需求,更好地做品牌探索。
崔東樹稱,新能源車的發展創新實踐,有更多的產品能夠更有效突圍。大集團有足夠的資源,就是要多生孩子好打架。像長安、東風等中國自主品牌發展就擁有很好的經驗。反觀車企“優生優育”會出很多問題,尤其是與國際品牌那種“優生優育”相比,自主大集團的多出子品牌,多出產品序列,進行充分內部競爭,這種賽馬機制而非相馬機制,可以使“多生孩子”發揮出巨大的優勢。“相比之下,只有一個品牌,一旦相馬不準,就會抑制企業活力。”崔東樹認為。
威爾森汽車高級行業分析師張一夫也表示,自主品牌這種多品牌戰略,在企業需要建立新的消費圈層時相當有效。畢竟,自主品牌在市場上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牌與價格對等關系。因此,無論是實現品牌向上,突破價格天花板,還是出于戰略考慮,產品定位需要下探。推出一個全新品牌,并重新賦予其品牌定位,是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