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一天,人間一年。”盡管AI在持續狂飆突進,但底層的“算力焦慮”卻從未消散。
參數規模的指數級增長、能力的邊界不斷拓展,讓“通用人工智能”走向現實的步伐似乎一夜之間提速。
然而,在算力“狂飆突進”的表象之下,華為正試圖用“鯤鵬”與“昇騰”兩張“底牌”,給出新的解題思路。
鯤鵬:通用算力從“可用”走向“普惠”
在過去幾年,鯤鵬“從有到優”的持續迭代,讓其在通用計算領域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智能時代的到來,對其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不僅提供穩定的計算能力,更能為快速變化的智能應用提供高效支撐?
在近日舉行的鯤鵬昇騰開發者大會2025上,華為ICT Marketing部部長周軍在鯤鵬開發者峰會上用一組數據描繪了鯤鵬的“基本盤”。他指出,過去一年,在開發者的共同努力下,鯤鵬產業生態持續繁榮發展,基于鯤鵬技術的應用創新不斷,加速行業智能化升級。截至2025年5月,鯤鵬攜手6300余家伙伴,孵化了超過18000多個解決方案,并廣泛應用于千行萬業,覆蓋國計民生核心場景。”
華為ICT Marketing部部長 周軍
數字的背后,是鯤鵬在銀行、證券、互聯網電商、能源等關鍵領域被逐步接受和應用的真實寫照,進一步證明了鯤鵬在“能用”層面的成功。然而,當AI龐大的“算力胃口”和異構計算需求撲面而來時,通用算力必須重新思考定位。
周軍也直言:“AI時代,算力的需求無處不在,AI應用的算力底座架構逐步走向異構融合。開發者需要簡單易用的工具調用算力能力,實現算力的高效協同。”這也反映了通用計算在智能時代臨的根本性策略:從單一向多元、從固定向融合的轉變。
鯤鵬的“新解法”之一,是“鯤鵬AI+解決方案”。其核心邏輯是——通用計算不再是智能計算的“旁觀者”,而是其深度融合的支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