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2024年,似乎國內消費者已經不再關注合資品牌的表現,特別是在新能源車型上,似乎除了特斯拉之外的品牌都只是雜牌電動車。
市場的關注點按照重要程度來排的話,大概是新勢力>自主品牌>合資品牌。
根據乘聯會的統計顯示,在過去的9月自主品牌的滲透率已經高達67.6%,合資品牌的市場被壓縮到了30%左右,其中日系品牌的市占率僅剩10.6%,較一年前再度下滑30%以上。

市場最直觀的反應就是,在國內剩下的日系品牌已經所剩無幾,能夠被提及的也就只有豐田、本田和日產三家。
可以說,國內汽車加速新能源化下受傷最嚴重的就是日系品牌,從曾經和德系、自主三分天下,到現在偏安一隅,僅用了短短幾年時間,下跌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但是面對銷量下跌,三家品牌卻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態度,而其中東風本田在今年的動作尤其頻繁,似乎想要趁著這個風浪改寫日系市場的布局。
止不住的下跌
回看東風本田今年的銷量變化,讓人感覺到市場的殘酷總是來得十分突然。
4月3日,本田中國發布一季度銷量,統計東風本田的銷量為98,546輛,同比下滑,而在東風本田發布的銷量數據則顯示一季度銷量為13.6萬輛,同比增長25.6%。
在雙方的統計中,一個季度的銷量竟然相差4萬輛,到底是什么原因,雙方似乎有默契的都未做回應,唯一可以知道的是到年中時,數據又都合理地對上了。
7月,東風集團發布半年產銷數量,顯示東風本田累計銷量為23.79萬輛,同比增長4.79%,成為上半年內少數實現銷量同比增長的合資品牌。
然而,亮眼的成績之下,難以掩蓋的是6月東風本田銷量的大幅下滑,數據顯示東風本田6月的銷量僅為3.54萬輛,同比下滑16.41%,并沒有真的走出低谷。

進入三季度,對多數車企來說都有不小的壓力,畢竟7月、8月的銷售淡季很難拉升銷量,唯一能寄希望的就是金九銀十的銷售旺季,從結果來看,東風本田并沒有乘上金九的快車。
數據顯示,東風本田9月的銷量為31,316輛,同比下滑56.26%,并且累計銷量也只有30萬輛,同比下滑25.5%,可以說在三季度東風本田的市場徹底的崩盤了,將上半年累計的優勢丟掉了。
要說唯一值得提起的就是,東風本田的銷量下跌小于廣汽本田,根據本田中國公布的成績今年前9個月銷量累計為58萬輛,同比下滑29.27%。
從具體車型來看,東本的幾款熱銷車型都在2024年出現了嚴重的下滑,首先受到沖擊的就是東本銷量的基石——CR-V,2023年,本田CR-V全年終端銷量達到213,515輛,是東風本田在華終端銷量突破20萬輛大關的唯一車型。
但是在2024年,CR-V的銷量下滑到單月僅售1萬多輛,其中9月的銷量為13,915輛,同比下滑20%,年累積銷量目前也只有124,593輛,想要保住年銷20萬輛的目標怕是相當艱難。

而在轎車方面,東本最拿的出手的當屬曾經“秒天秒地”的思域,在2023年,本田思域全年終端銷量為177,721輛,為東本貢獻了不少的成績,至于2024年,思域的命運和CR-V差不多。
2024年,思域的月銷量已經很難維持在1萬輛以上,除了1月和5月之外,思域的銷量都在1萬輛以下,甚至哎過去的9月份,僅銷售出了5017輛,較2023年下滑了70%以上。
最重要的是無論是CR-V還是英仕派,都已經為順應時代的需求推出了插電式混動車型,也統計在銷量中,然而結果依然是下滑。

可以說東本現有的車型在面對國內市場的不斷變化下,已經潰不成軍,難有太多抵抗的能力,就如靖康之難下的南宋,毫無無力招架。
變革對于東本來說已經是迫在眉睫。
做加法還是做減法
關于應對措施,東本比其他日系合資企業動作更多,或許是因為東風集團的原因,又或許是本田不愿意放棄中國市場,結果是2024年東本在電動化上走得比其他合資品牌更激進。
關于電動化,本田有著自己的品牌,由日本研發團隊打造的Honda e:N品牌早在2021年就亮相中國市場,并與2022年開始銷售,由東風本田和廣汽本田兩家公司分開銷售。
結果顯而易見,很多消費者都不一定見過實車,這個本田的電動品牌,在國內市場也就只能淪落為“雜牌電動車”的隊伍中。
在此狀況下,東風本田在2023年9月21日,發布了全新的電動車品牌靈悉,要比新勢力中的第二品牌來得更早,并且在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潘建新的介紹中,靈悉是由東本年輕的工程師團隊所打造的一款適應時代的新產品。

在今年北京車展前夕,本田也開始推動新的電動化品牌燁,其中東風本田推出的燁S7目前已經出現在了工信部的申報車型中,按計劃應該會在年內上市。
至此,東風本田在新能源的品牌陣容已經擴大到了4個,在銷量沒有明顯增長的背景下,東本選擇了對品牌做加法,擴充新品牌來應對市場,我們不清楚推出如此多的品牌是為了充當新勢力,還是說怕萬一失敗砸了本田的臉面,所以獨立出一個新品牌來做試驗田。
除了在品牌上不斷做加法外,在產品研發上,東本的新車也在不斷做加法,9月26日,靈悉品牌的首款車型靈悉L上市,只有一個配置,售價為12.98萬元。
從價格來看,和小鵬的新車MONA M03幾乎在同一區間,同時這款新車也一改東本車型的傳統,將配置全部給到,甚至比起小鵬MONA M03來說更像是精裝房。

前排配有包括HUD抬頭顯示、電子外后視鏡,中控屏,儀表屏和副駕屏在內的五塊大屏,相比M03的一款中控屏來說,簡直是十分豪華滿配,同時靈悉L后排配有杯架、桌板,讓消費者一時難以想象,這是曾經那個買發動機送車的東本。
不只是東本低調還是有其他的考慮,按說小鵬MONA M03都能賣爆,配置更高的靈悉L應該也銷量不錯,發個大定海報什么的也是可以的,然而目前為止并沒有在東本的官方渠道看到任何靈悉L的訂單數據。
唯一和銷量有關的是,10月11日,東風本田新能源工廠在武漢正式投產,新工廠具備年產12萬輛新能源乘用車的能力,初期投產靈悉L、燁S7等電動車型,同時這也是本田全球首個新能源工廠。
這可以說是本田今年度最大的投資了,畢竟從年初以來就一直傳出的是工廠關停和裁員的消息,能夠投產新的工廠,可以說是魄力十足,已經要強于豐田和日產了。
從東風本田這一系列的新能源加法行為來看,東本并不想像其他日系車企那樣勉強的活著,在這變化迅速的市場下,也向來一次彎道超車,只不過超車的對象是同為老鄉的其他日系品牌。

或許是時代真的變了,誰也沒能想到有一天可以在東本車型上看到超越國產車的性價比,但消費者真的會買單嗎,目前來說還沒有結果,但從其他品牌來看,合資品牌的新能源車型很難打開市場,包括降價的豪華品牌。
所以東本也了解市場的風險,進入10月最先宣布的是CR-V、思域和英仕派的優惠活動,通過降價來為10月的銷量做努力。
至于新品牌能否拯救不斷萎縮的銷量,挽救日系在新能源上的未來,可能只有等時間做出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