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似無聲無息的流水,悄然在歷史的長河中奔騰向前。在歲月的深邃之處,文物如璀璨星辰般閃耀,散發著神秘且迷人的光芒。每一件文物,都仿佛是一座蘊藏著無盡故事的時光寶藏,又似一本厚重的歷史典籍,承載著無數的記憶,傳承著人類文明那如星般璀璨的華章。

在寧夏固原西吉縣,有一位平凡如路邊小草般的村民——黃曉明。他雖看似普通,卻以非凡的舉動,在文物保護的畫卷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那是一個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日子,黃曉明正在田間辛勤地平整土地。就在這時,一把古舊卻韻味獨特的清代“五子奪蓮”青銅提梁壺,以及二十枚清末民初的錢幣,意外地闖入了他的視野。面對這突如其來的驚喜,黃曉明的心中沒有泛起一絲貪念,更沒有絲毫猶豫。他眼神堅定,迅速撥通了當地派出所的電話。隨后,他如同呵護稀世珍寶一般,小心翼翼地將這些珍貴的物件上交至西吉博物館。

那把青銅提梁壺,壺底“大清御制”的字樣,仿若一位穿越時光而來的老者,輕聲訴說著往昔的輝煌與榮耀。那蒼勁有力的字體,似在向世人展示著曾經的皇家風范。壺內的光緒元寶和民國三年袁世凱頭像銀幣,猶如沉默的歷史見證者,靜靜地躺在那里,默默記錄著歲月的滄桑變遷。它們身上的每一道紋路、每一處銹跡,都似在講述著一個古老而動人的故事。
西吉博物館館長馬會田介紹

,初步判斷這把壺可能是清末民初的民間工藝品,雖文物等級或許并非頂級,但這二十枚錢幣卻為錢幣類館藏展品增添了重要的一筆。盡管這些物件的文物價值并非驚世駭俗,但黃曉明的行為意義非凡。恰逢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開展,西吉縣大力宣傳文物普查的重大意義,動員社會各界參與文物保護。黃曉明的舉動,無疑為眾人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黃曉明獲得的榮譽證書和五千元獎金,絕非僅僅是物質上的獎勵,更是對他高尚品德的崇高肯定。他的行為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敬仰、學習和贊揚。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保護文物,就是守護我們的歷史和文化。當我們面對文物時,應如黃曉明一般,秉持敬畏之心,主動承擔起保護文物的神圣責任。

如今,壺和錢幣已在西吉博物館展出,它們如同一位位智慧的長者,繼續向世人訴說著過去的故事。而西吉縣文保單位也將請專家對這些物件進行進一步鑒定,以確定其更準確的價值和歷史意義。讓我們共同期待,這些文物能在專家的精心研究下,綻放出更加絢爛奪目的光彩。同時,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加入到文物保護的隊伍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