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后,200萬的房產還能值多少錢?孫宏斌、王健林看法一致
一、房價的那些年,讓人笑也讓人哭
嘿,朋友們,咱們今天來聊聊一個永恒的話題——房價。是不是每次提到這兩個字,你心里的小天平就開始搖擺不定?一會兒覺得自己馬上就能成為“百萬富翁”,一會兒又擔心自己一輩子都只能為房貸打工?別擔心,咱們今天就來分析一下,6年后,你手里那套200萬的房產,還能值多少錢。
說起房價,不得不提的就是2008年的那場“大跳水”。那一年,北京房價從均價1萬一路飆升到2.5萬,然后又一路跌回原形,有的小區房價甚至跌幅高達40%。那段時間,多少人的買房夢一夜之間化為了泡影。不過,咱們也得客觀看待,畢竟還有20%的“幸運兒”沒降價呢,不過他們的房子可是“變相降價”——送面積、送裝修、送車位,就差沒送老婆了。你說這算不算得上是另一種“買房大禮包”?
二、房價漲跌,都是人口流動在作怪
房價漲漲跌跌,背后其實有一條主線在悄悄起作用——人口流動。自從1998年住宅全面商品化改革以來,房價除了2008年那次大跳水,基本上都在一路高歌猛進。你問我為什么?還不是因為大家都往城市跑,往大城市跑!那些充滿機會和就業崗位的一二線熱點城市,人口多得跟過年時的火車站似的,房價能不漲嗎?
反過來看看三四線城市,人口流失嚴重,房價就像秋天的樹葉,早晚得落下來。所以說,房價的漲跌,說到底還得靠人口來支撐。就像王健林說的那樣,人口流動趨勢是從農村流向城市,從小城市流向大城市,所以一線城市的房價還是有支撐力的。至于三四線城市嘛,房價回調是早晚的事。
三、融創孫宏斌:住房過剩?別怕,還有中高端市場在等你
咱們再來說說融創集團的孫宏斌。這位大佬可是第一個公開承認我國住房資源過剩的房企負責人。不過,人家可不是來給你潑冷水的,他說這話是為了告訴你,房地產市場還有巨大的潛力可挖!
孫宏斌認為,雖然總體住房資源過剩,但這些過剩的房子大多集中在三四線城市,而且品質普遍不高。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住房品質的要求會越來越高,所以未來市場對品質優良的中高端住宅的需求會越來越大。這樣一來,那些品質差的房子就會逐漸被市場淘汰。
看來,買房不僅要看價格,更要看品質。就像你找對象一樣,外表和內涵同樣重要。不然,等你辛辛苦苦買了房,結果發現鄰居都是“土豪”,而你的房子卻成了“丑小鴨”,那多尷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