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終于向“釘子戶”喊話了!最近蘋果官方號召iPhone 13、14用戶“是時候升級了”,直指iPhone 16 Pro的多項提升,可面對幾大賣點,不少用戶卻默默翻了個白眼:“這次換機值得嗎?”蘋果這次的升級能否打動用戶,還是依舊隔靴搔癢?咱們來一起掰扯掰扯!

每年新iPhone一出,蘋果總會找個由頭讓人“升級換新”。這次輪到iPhone 13和14了,官方用一句“是時候了”試圖喚醒我們的換機欲望。好家伙!話說得夠直白,不過蘋果的“催更”這次真的有分量嗎?
蘋果這次對A18芯片的自豪感可是寫在臉上,宣傳里頻頻提及iPhone 16 Pro的性能提升,特別是游戲愛好者和“性能黨”會發現它速度更快、圖像更流暢。但問題是,iPhone 13、14的芯片日常用起來不也毫無壓力?這升級帶來的體驗感或許真沒他們宣傳的那么神奇。誰不想體驗“飛速”?但如果不是重度游戲玩家,估計這“飛速”體驗也只是“聊勝于無”。

iPhone 16 Pro的相機當然是升級了,4800萬像素的主攝再度提升畫質,夜景、低光下的成像更完美。可現實是,我們大多數人日常拍個照片發朋友圈,iPhone 13、14的相機效果已經足夠讓人“多看一眼”。至于提升到4800萬像素,真的值得花幾千塊體驗“毛孔級”自拍嗎?更別說大多數人發照片都是要美顏、加濾鏡,原圖再美也很難成為決定性因素。

每年蘋果都會說“續航更強”,但iPhone 16 Pro的電池提升似乎又給了我們一個“望梅止渴”的感覺。蘋果電池技術改進確實有進步,但相比安卓陣營那些“狂飆”的電池續航表現,蘋果還總是有些欲言又止的味道。就像一個擠牙膏高手,每年給你一點甜頭,卻不多給,這“動力不足”的小提升真心沒法讓人“上頭”。

蘋果的新機型帶來的新功能也是一項“老掉牙”的賣點。這次提到的增強現實(AR)功能、先進的顯示屏技術、AI智能系統確實讓人期待,可這也得分版本——國內用戶還沒體驗到蘋果的AI功能!所以,如果說這些“未來感”十足的功能能立馬打動人,那還得再等等。新技術很好,但“愿景”跟現實的距離卻讓人感覺,蘋果在“釣魚”。
為了勸大家升級,蘋果這次打起了折扣牌,推出了以舊換新的優惠政策。但iPhone 13、14用戶大多數手機狀態還很完美,要用這么“健康”的機子換一臺新機型,不少人還是舍不得。何況蘋果的以舊換新價格其實并不劃算,折舊算法更是讓用戶有點咬牙。就算換新價格看上去有優惠,可iPhone的價格動輒四五千起步,再加上內存選擇跨度大,這“老設備折舊、新機加價”的操作真不是人人都愿意買單的。

不得不說,“等等黨”有一套自我堅持的理由:手里的設備還夠用!畢竟,iPhone的系統更新一貫做得好,iPhone 13、14運行最新系統毫無壓力;日常應用、拍照、游戲體驗全能跟得上。只要不追求“分毫之爭”,日常應用完全沒問題。再看蘋果每年“牙膏式”的升級,頻繁換機確實不太經濟。難怪iPhone 13、14用戶會覺得,現有設備繼續用下去還是個不錯的選擇。

蘋果手機雖然性能強,但相對安卓機動輒百元內存升級的“平民化”操作,蘋果價差擺在那兒。這些年安卓手機不僅配置提升快,且在性價比方面讓人越來越心動。換機時預算有限的人,總不愿意被迫選擇乞丐版吧?尤其對于那些不介意品牌、更多關注實用體驗的用戶來說,安卓“高性價比”優勢還是會讓人動心的。蘋果讓你花大錢追求體驗,而安卓則更在乎市場需求,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場“降維打擊”。

那么,面對蘋果這次讓你“升級”的催促,iPhone 13、14的用戶們,你真的會心動嗎?我們在做決定前,不妨認真權衡:設備是否滿足需求,預算是否充足,新功能是否真有吸引力。如果這些答案是否定的,或許繼續用著手中的“老伙計”也挺好,畢竟換機這事,真不急在一時。那么作為本文作者,我在最后想問:iPhone“擠牙膏”真能擠到你升級嗎?那各位朋友你們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