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車到15年就得歇菜,可這事兒真有這么絕對嗎?且讓我給您掰扯掰扯。
說起買車,那可是咱老百姓的一件大事。攢了好幾年的錢,東挪西借地湊了十幾二十萬,好不容易把愛車開回家,誰不想多開幾年???可這15年的坎兒就擺在那兒,讓人看著就心里發怵。
有意思的是,在咱們國家,車子開到15年就得年年體檢,跑到60萬公里就不讓上路了。這政策也不是空穴來風,人家可是做了大量研究的。咱們得承認,車子開久了,發動機確實容易出毛病,零件也都老化了,再讓它上路確實有點兒懸。
不過啊,這里頭還真有個新鮮事兒。您聽說過那個開了46年的車嗎?這事兒還上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呢!一位72歲的老爺子,愣是把他的愛車開出了480萬英里的驚人里程。這車跟著他走南闖北,從年輕小伙熬成了白發老人,這感情能不深嗎?
說到這兒,肯定有人要問了:憑啥人家的車能開這么久,我的車才十來年就不行了呢?這話還真得好好說道說道。說白了,就是保養的問題。就跟養花一樣,天天澆水施肥的花兒肯定長得旺,隨便應付應付的可不就蔫頭耷腦的嗎?
每年那點兒保養費就嫌貴的,可不就把車子折騰得夠嗆嗎?有的車主連最基本的保養都覺得肉疼,這車能開久才怪呢。所以國家才不得不出這么個規定,就是為了讓咱們的馬路更安全。
再說說國外的情況。美國和日本這些個汽車大國,他們可沒咱們這么死板的規定。想開多久開多久,但是你要是開著個搖搖晃晃的破車上路,警察叔叔可不答應。
那15年后咋整?國家也沒閑著,給出了不少補貼政策。您把老車送去報廢,買新車還能省下不少錢呢。這不就是給車主們搭了座橋嗎?
不過說來也怪,有些車主就是舍不得把老伙計送去報廢。寧可把車停在車庫里當擺設,也不愿意看著它被壓成鐵餅。這種感情,說起來還真讓人動容。
每年全國得報廢兩千多萬臺車,可這些車的回收利用率可不咋地。一方面是拆解費用太高,另一方面是零件標準不統一,想回收利用都費勁。
所以啊,要我說,買車容易養車難。想讓車子多跑幾年,就得像對待老朋友一樣好好待它。要是真把車當成消耗品,那可就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了。
最后說句掏心窩子的話,做個遵紀守法的好司機,做個真心愛護車子的好主人,這才是正經事兒。您說是不是這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