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貓平臺最新數據顯示,今年雙11開賣首日當晚,以“專業主播+品牌貨盤+平臺保障”模式為代表的品質直播迎來全面爆發。京東則將采銷、品牌總裁等專業人士推到了前臺,用他們的專業知識和行業經驗,為消費者精選高質平價的商品。
今年以來,直播電商領域經歷了一系列變革,網紅帶貨頻繁遭遇口碑危機,導致市場風向發生了顯著變化。如今,那些注重品質保障、提供可靠商品的直播間愈發受到消費者的歡迎。這一系列現象預示著,直播電商行業曾經的野蠻生長、單純依賴流量賺取快錢的模式已成為過去式。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更加注重經營能力、強調內功比拼的新時代已經到來。在這個新時代,直播電商企業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產品質量、服務水平和營銷策略,以適應市場的變化和消費者的需求。
專業主播勢頭強勁 店播陣營表現不俗
今年雙11,專業主播的勢頭更加強勁,頭部陣營成交破億速度普遍超去年,淘天平臺上,李佳琦Austin、蜜蜂驚喜社、香菇來了、陳潔kiki、烈兒寶貝等直播間均在5分鐘內成交破億。品牌貨盤受消費者追捧,店播進一步爆發,開賣4小時,在破千萬的品牌店鋪直播間中,多個直播間增速同比去年增速超100%。
持有品牌官方貨盤的店播陣營,同樣表現不俗。在成交破億的店播中,有18個直播間增速同比超100%,其中CRD克徠帝天貓官方旗艦店增長超7倍,vivo手機官方旗艦店同比增長超6倍,Lululemon官方旗艦店同比增長近5倍;在成交破千萬的店播中,有221個增速超100%。
“支撐一個直播間長遠發展的,應該是專業、品質。”10月29日,美特斯邦威創始人周成建發布《周成建的一封家書》,并宣布在11月1日正式入淘開播。周成建在信中直言,開直播不是為了做網紅,也不認為流量網紅就適合做直播帶貨。他認為,支撐一個直播間長遠發展的應該是“專業”、“品質”,如今行業大環境變化,消費者對夸張表演的直播已經審美疲勞,而更傾向于有專業講解和品質商品的直播間。
京東提供的戰報數據顯示,10月14日至11月5日,京東采銷直播訂單量同比增長3.8倍,最受歡迎的直播間是“京東真便宜采銷直播間”,下單最多的品類包括家電、家庭清潔和美妝護膚等品類。京東采銷直播正以其“專業化帶貨”策略,重塑消費者信任。
內容電商不斷創新 MCN機構走新路子
今年以來各大直播間開始在內容直播上不斷創新。10月24日,深藍航天創始人、CEO霍亮空降交個朋友淘寶直播間,為消費者帶來2027年亞軌道旅行的2個飛船坐席,“船票”每張150萬元。這是我國國內首張太空旅行船票,將直接通過淘寶面向全國消費者公開發售。
10月21日,天貓雙11現貨首日,交個朋友淘寶直播間30分鐘破億,4小時銷售額(GMV)3.5億元。截至11月5日,2024年“雙十一”交個朋友銷售額(GMV)達30.4億元,較去年取得大幅增長。“交個朋友始終將淘寶直播視為核心戰略平臺。”交個朋友副總裁崔東升認為,淘寶就像一個CBD,各家機構在里面開自己的商場,在這里是長期經營的邏輯,只需專注賣貨、做好服務。
崔東升表示,淘寶直播從貨架電商起家,貨本身已經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的直播品質更有保障。背靠淘寶天貓,淘寶直播能為主播和機構提供全品類的品質貨盤支持,特別是天貓旗艦店的品牌供給,背后是成熟的商品管理體系和店鋪監管體系。
在今年,遙望科技打造了近幾年公司規模最大的雙11,參與明星主播超過50位,規劃直播場次超過620場。截至目前,已大幅超額開播達1243場,直播時長超8000小時,美妝、數碼家電、滋補保健等商品成為熱銷品類。
今年以來,短劇爆火,不少MCN機構以及品牌也沖入了這個藍海市場。大促期間,遙望科技推出了多部定制化短劇,和短視頻以及直播相互補充。雙11期間,旗下藝人黃宥明和韓束合作定制短劇《一束月光照薔薇》,截至10月31日,品牌曝光超3000萬。此外,明星主播郭少蕓與香港健康品牌維特健靈合作“TVB惡毒女配爆改短劇女總裁”,為品牌實現超過2000萬曝光。探索短視頻+直播復合模式,更多MCN機構走出了一條“新路子”。
娛樂紅人模式生變 行業進入品質直播
直播電商行業為何走向“品質直播”?業內人士認為,行業周期演進、娛樂紅人模式“失速”,導致市場心態轉變,以及國家政策法規的完善,共同催化了直播電商行業駛入新周期賽道。
“直播電商已從娛樂紅人模式進入品質直播新階段。”在2024天貓雙11發布會上,淘寶直播店播總經理袁媛指出,專業主播、品牌貨盤、平臺優質服務保障協同的品質直播模式成為行業主流。背靠天貓30萬全球品牌,淘寶直播持續高質量增長。
雙11期間,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天貓事業部總裁家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目前直播電商的背景下,淘寶主播正在逐漸凸顯其獨特性。
家洛認為,一個好的主播想要長久發展,有幾個關鍵要素:一是堅持做品質主播,不盲目追逐單場直播的爆發,而是把品質商品、品質服務放在首位;二是嚴格的品控能力,背后是專業、完善的供應鏈團隊,能很好地把控商品的品質;三是專業的內容介紹,能講出商品本身給消費者帶來的獨特價值和利益點。
國家政策法規完善 催化新周期到來
今年7月1日正式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明確對直播帶貨中的消費亂象進行了規范。直播電商邁向精細化、規范化發展的新時代。
此外,網絡主播被正式增設為國家新職業,并享受相關政策待遇。7月31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會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統計局發布了19個新職業、28個新工種信息,其中包括近年來廣受關注的網絡主播。這標志著網絡主播的職業身份,在“國家確定職業分類”上首次得以確立。
據《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研究報告》測算,2023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達到4.9萬億元,同比增速為35.2%,仍在釋放增長信號。
但與此同時,相較發展早期,行業增速出現一定下滑,預計2024-2026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的年復合增長率(CAGR)為18.0%。這意味著,直播電商已經告別粗放草莽的時代,下一發展階段將走向精細化、品質化。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網絡紅人的直播間里,真正吸引觀眾的是直播間的互動娛樂氛圍,經營銷售的本質卻被有意無意忽略。這一現象泛濫的本質在于,多數網絡紅人持“唯流量論”,忽視了直播電商的核心在于優質的商品和服務,以及與之相關的品控、質檢、售后服務等多個高度專業化的環節。國家政策出手、平臺自我革新以及主播的專業提升,都在共同推動直播電商行業越發回歸價值創造的商業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