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安AION RT的無圖高階智駕也是本次試駕重點體驗的功能。AION RT的頂配和次頂配車型是激光雷達版本,指導價是15萬多起。這個價位搭載了126線可變焦激光雷達、高清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支持城區NDA和高速NDA的無圖高階智駕功能,這在同價格區間的競品車型中是高性價比的存在。
那么這套NDA無圖智駕是否好用呢?尤其是當下提出的端到端城區無圖高階智駕,在面對環島、復雜路口進出、人車混流道路避障等多個場景下,它能否輕松準確應對呢?先給結論,經過試駕體驗,可以說埃安AION RT搭載的城區NDA已經非常接近華為ADS 3.0的體驗感受,AION RT的城區NDA已經進入城區高階智能駕駛的第一梯隊。
無圖高階智駕
首先在啟用AION RT的城區NDA功能后,車輛能夠自動識別周圍環境,包括城市道路上的行人、自行車、交通指示牌、信號燈以及公路旁的其他障礙物,并能做出精準的做出判斷,并快速給處應對策略。
我們在車流量較大的城區多車道上,車輛可以按照限速標識自動調節車速,面對信號燈可以準確識別并做出停車和起步動作,跟車行駛中的提速和制動反應速度很快。在雙向單車道行駛中,面對對方大型車輛越過黃虛線,侵占到本車道的情況,AION RT可以快速向右側避開,并且在這種特殊工況下,它并不拘泥于車道線,可以暫時越過車道線,短暫借道行駛避免與侵占車道的迎頭大型車輛發生碰撞。這種操作決策已經具備人類駕駛意識,有了類人化的處理。
在復雜路口進出的工況下,對向車道左轉車輛不遵守“轉彎讓直行”原則時,開啟城市NDA高階智駕功能的AION RT,會先給一個加速逼上去,這個動作其實有些嚇人,但是當逼近左轉車輛后,通過全車傳感器發現臨近車道沒有變線通過條件后,還是會制動等待,在條件允許的時候繞行。
在環島行駛,或者多路口連續進出的工況下,AION RT的高階智駕表現很驚艷。它會根據導航路線有序進入環島,不過無論是從第一路口駛出環島,還是從更遠的第三路口駛出環島,它的策略都會選擇在最外則車道行駛。這樣的決策好處是避免了在出口處并線駛出受阻,缺點是在最外側行駛會頻繁遇到內側車輛并線駛出。不過AION RT的高階智駕在面對環島這樣的復雜多次多路口的工況,應對自如,響應及時。
當然我體驗中也遇到了一些小問題。在面對對方車輛搶道,快速并入等情況時,AION RT的高階智駕的決策會略顯猶豫,甚至出現了判斷錯誤。在單向雙車道的縣道行駛時,對向車道路邊的小路口有車輛突然駛入主道,并左轉越過對向車道,并入我方正常行駛的路權車道。此時,AION RT的高階智駕識別到前方車輛,AION RT選擇越過中線,逆行在對向車道上,并進行避讓制動。至此我方車輛已處在逆行車道停車,而左轉車輛橫停車道,都是規章狀態。
另外AION RT在進入高速彎道中,決策是在彎心附近預判出車輛有推頭側滑可能時,在彎心附近采取制動,這樣會減低乘坐舒適性,如果車速過快彎心制動也有甩尾風險。人類駕駛是要求在進彎之前進行制動,以安全車速通過彎心,出彎車輪回正加速。
當然我們駕駛的車輛還是試裝車,高階智駕的升級優化也是需要在不斷的大數據積累下進行學習進步。因為幾個月前正好試駕體驗了搭載華為ADS 3.0高階智駕的阿維塔12,所以橫向比較下來,AION RT的高階智駕尤其是端到端的城區NDA已經進入了第一梯隊的水準,在絕大多數工況下具備了類人化智駕決策,已基本具備了無人介入駕駛操作水平。
整體造型
AION RT的前臉采用了家族式的設計語言,封閉式進氣格柵設計,大燈組內部加入了“L”型燈帶,與前保險杠兩側的“L”型黑色導風槽形成呼應。其車身側面線條簡潔明快,腰線較為銳力,從前翼子板延伸至車尾,給車輛側身帶來了修長且靈動的身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