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雞影后爭議:李庚希的獎杯,誰來證明它的分量?
今年的金雞獎影后給了00后演員李庚希,本來應該是青年演員的高光時刻,卻硬生生被爭議蓋過了風頭。頒獎當晚,頒獎詞剛落,質疑聲從網絡到現場就已經排起了長隊。有人喊“黑幕”,有人嘲“后臺硬”,甚至還有“偷笑門”這樣的迷惑行為,讓這場頒獎成了社交媒體的新熱點。
要說,李庚希的這座獎杯,怎么就成了燙手山芋?
從資歷到作品,“影后”的說服力去哪了?
先來捋一捋讓人看不懂的獲獎邏輯。李庚希憑借的是電影《我們一起搖太陽》,票房撲街、口碑一般,別說路人,很多人連片名都沒聽過。這就讓人納悶了,這樣的作品能讓她站上領獎臺,是不是太低調“實干”了點?再看看她的競爭者張子楓,資歷有,口碑更是杠杠的,連手里拿過的獎都能裝一小車。這種對比下,獎杯落到李庚希手里,難怪大家不服氣。
有人說,獎項不是靠資歷和人氣決定的,是看作品和演技。可問題來了,她的演技真能壓倒張子楓?還是這獎評的根本就不是“誰演得好”,而是“誰更符合什么指標”?
頒獎現場的“反向名場面”
更讓人尷尬的是頒獎那一刻的“現場直播”。觀眾席直接傳出喊“黑幕”的聲音,讓頒獎典禮秒變一場公開辯論。李庚希的獲獎感言里,說得最多的不是感謝演技打動評委,而是“謝謝劇組給了我這個機會”,這話聽著倒像是事先寫好的總結詞。有人說她“偷笑”,但那段視頻翻來覆去看,似乎也沒笑得多開心,更多是“我要怎么應付這個局面”的無措。
這里就一個問題:演員的儀態和臺風是不是也應該算業務能力的一部分?能不能讓觀眾看著更有說服力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