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蘋果的傳統,在新品發布后,一般都會對舊款產品進行下架停售處理。蘋果還將停售產品分為不同狀態,其中停售5至7年即列入“過時”,停售超過7年則歸為“停產”。
近日,據外媒MacRumors報道,蘋果更新了產品支持頁面,又有多款產品被“淘汰”。
其中iPhone 7 Plus 、 iPhone 8(64GB/256GB版) 被列入“過時”名單;而iPad Air 2和iPad mini 2則由“過時”轉入“停產”名單。

這幾款產品在當年都堪稱經典。
iPhone 7 Plus于2016年發布,是蘋果首款擁有雙攝的iPhone, 配備一顆廣角鏡頭和一顆長焦鏡頭,支持2倍光學變焦,并引入人像拍照模式,具有特別的意義。
而2017年發布的iPhone 8, 因保留實體Home鍵設計,至今仍有部分用戶群體使用。此次列入“過時”的iPhone 8只有64GB和256GB版本,128GB版本由于銷售周期較長,暫未被列入。
iPad Air 2于2014年發布,為蘋果首款支持Touch ID的iPad,且擁有6.1mm的超薄機身;iPad mini 2于2013年發布,該機首次將Retina屏幕引入小尺寸平板領域。

對于用戶來說,產品被列入不同名單,即意味著售后政策的差異。
被列入“過時”名單的產品,若仍有零件可用的話,依然可以在蘋果零售店或授權渠道獲得有限維修,但最長只能延保兩年。
而被列入“停產”名單的產品,蘋果官方則不會再提供任何服務,零部件停止供應,即意味著徹底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