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隨著汽笛長鳴,一艘名為“NOVA FORTUNA”的國際貨輪從中國張家港華達碼頭正式啟航。這是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新水泥”)首艘自有貨輪的首航,即將奔赴其位于莫桑比克的工廠,這家“百年老店”在國際化征途上開啟了新篇章。
華新水泥首艘自有貨輪起航
水泥產能規模達1.26億噸,品牌價值破千億元,坐擁300余家分、子公司,業務覆蓋全球18個國家和地區,在海外13個國家建設及運營有40余家建材工廠——中國水泥行業搖籃,成立于1907年的華新水泥歷經時代變遷,乘著出海浪潮踏上國際舞臺,依然保持強勁生命力,秘訣何在?
面對云計算、大數據、AI 等新興技術崛起的時代機遇,這家百年制造企業積極擁抱技術創新,將傳統制造與數字技術融合,打造華新“制勝法寶”。在華為云等合作伙伴的助力下,沿著“一帶一路”在全球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向前,穩居水泥行業第一梯隊。
華為云每年助力節約30%運維成本
華新新陽新數字化管控中心
回望華新水泥百余年發展歷程,其不僅見證了中國水泥工業的發展,也是丹江口大壩、長江三峽大壩、武漢長江大橋等國內重大工程的參與者。憑借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這家老牌企業贏得了行業內外的良好聲譽。
2012年,在持續鞏固國內市場的同時,華新水泥將目光投向海外。這一年,位于塔吉克斯坦的水泥廠投建,成為華新水泥國際化戰略的起點。
隨后十余年里,華新水泥積極響應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拓展海外業務版圖,逐步在全球建立生產基地與銷售網絡,目前產能已遍布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13個國家,銷售網絡覆蓋18個國家。
面對高速發展的一體化業務版圖和遍布全球的產能布局,通過數字化轉型提升企業經營效益,成為擺在華新水泥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2019年11月,華新水泥與華為云一拍即合,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自此踏上數字化發展的“云端”之路。
“華為是全球領先的ICT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其在技術領域的優勢與華新水泥的發展需求高度契合。”華新水泥副總裁湯峻介紹,在選擇云平臺提供商時,經過謹慎調研和多方對比,華為云在數據安全性、品牌影響力以及團隊實力等方面的優勢,最終贏得了公司普遍認可。
合作效果顯著。比如,華為云的應用大幅提升了CPU、內存等資源利用率;企業上云后,每年節約至少30%運維成本,并且大幅運維可靠性和網絡效率。
將數字化技術應用至經營決策各個領域
國內業務數字化水平不斷提升,華新水泥的海外業務也在積極擁抱數字化浪潮。
“去年,華新水泥南非-莫桑業務系統遷移項目就是海外業務數字化轉型的一次重大突破。”華新水泥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要完成從巴西到南非的跨洲系統遷移切換,涉及系統所有權過渡、與原股東方系統數據分割、跨海網絡數據傳輸等眾多關鍵因素,實施難度和工作量極大。
經過周密籌備,在華新水泥、華為云團隊的緊密合作下,2024年9月15日凌晨,15套業務系統、38臺服務器、近40TB數據被順利遷移,成為華新水泥首個跨大洲從IDC機房上云的案例,為其全球業務布局和技術創新積累了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