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夫在《車企的悲歡并不相通,高合倒閉、理想盈利》提到過目前這些造車新勢力們僅有理想汽車實現了“自我造血”成功,實現了盈利,其余還在虧損。
這不最近蔚來也發布了2023年財報,去年共556.2億元的營收,實現12.9%同比增幅,營收數據算是中規中矩,但卻有207.2億元凈虧損,不過還好的是,蔚來手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制現金、短期投資及長期定期存款為573億元,較上季度大幅提升121億元;也就是說蔚來還有現金流足夠支撐很長一段時間的,短時間內不會步高合的后塵。

此外蔚來前期的投入目前也漸漸快到了收獲成果的時候了,例如截至2024年3月1日,蔚來在新勢力專利數量中,以6,851件排在榜首,其中最核心的發明專利接近一半,達到3,246件,也是新勢力中第一名。
這些專利成果包含半固態電池、整車全域操作系統SkyOS·天樞、國內首個全棧自研智能底盤域控制器(ICC)、首款自研5nm車規級智能駕駛芯片——神璣NX9031、SkyRide·天行智能底盤系統等等,以及跟充電樁一樣全面鋪開的換電站,這些都是能反哺蔚來第二、第三品牌的。

這不最近蔚來第二品牌的車型就即將上市,據悉內部代號為“阿爾卑斯”的第二品牌將會基于NT 3.0平臺打造,定位中型純電SUV,預測售價在20-25萬區間,并且該品牌下的全部車型都支持換電技術。
對此李斌表示——“蔚來將更追求毛利表現,因此不會采用價格戰去以價換量,而第二品牌則優先求量”,也就是說以后將是“蔚來負責貌美如花,阿爾卑斯負責掙錢養家”。

與蔚來不同的是,智己由于還沒上市,雖然沒公布財報,但大概率也是虧損的,因此只能靠融資來獲得“補給”。但好在智己背靠上汽集團,融資之路還是相對順利的,此番B輪融資由中國銀行旗下中銀資產領投,農銀投資、臨港集團等共同參與投資,寧德時代、Momenta、清陶能源等科技公司跟投,上汽集團、工銀投資、交銀投資追加投資,總共獲得了80億元,也足夠智己消耗一陣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