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新能源又有新動作。4月15日,奇瑞星途旗下的高端新能源系列第二款車型星紀元ET在北京發布,預售價19.9萬-32.9萬元,提供增程和純電兩種動力,此外還有高規格的底盤以及高階智能駕駛輔助。作為星紀元系列的第二款車型,星紀元ET可以說承擔著奇瑞新能源進軍高端市場的重任,尤其是此前星紀元ES的失敗,讓星紀元ET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星紀元ET基于奇瑞E0X電動平臺打造,定位中大型SUV,與問界M7、理想L7、小鵬G9等車型處于同一細分市場。星紀元ET的外觀設計采用了與星紀元ES相同的簡約風格,不過貫穿式燈帶和分體式大燈的組合,總讓人有一種小鵬G9特別版的即視感。側面采用了隱藏式門把手和無框車門,來凸顯其豪華屬性。
尺寸方面,星紀元ET長寬高分別為4955/1975/1698毫米,軸距為3000毫米。整體尺寸與理想L7、問界M7、小鵬G9三款車型接近。內飾設計十分簡單,一大一小兩塊屏幕承擔了所有的信息顯示和人機交互功能,方向盤造型非常別致。
動力方面,星紀元ET增程版車型基于400伏架構打造,后置電機最大功率195kW,峰值扭矩324N·m,CLTC純電續航200公里,WLTC饋電油耗5.2L/100km。純電版車型基于800伏架構打造,單電機車型最大功率230kW,峰值扭矩425N·m,Pro四驅版前后電機功率分別為123kW和230kW,Ultra四驅版前后電機功率分別為183kW和230kW。續航方面,77度電池和100度電池的后驅版車型CLTC續航分別為625公里和760公里,四驅版車型CLTC續航分別為540公里和655公里。
從產品力方面來說,星紀元ET沒有明顯的短板,而且緊跟市場需求增加了增程版車型。不過品牌知名度方面,星紀元ET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此前星紀元ES由于定價高于市場預期以及品牌知名度太低,導致銷量慘淡。星紀元ES 3月銷量僅490輛,1月和2月分別為504輛和482輛,一個季度的銷量加起來還沒有理想和問界一周的銷量高,這基本上宣告了星紀元ES的失敗。
所以在星紀元ET上,奇瑞新能源給出了一個低于競爭對手的預售價,增程版車型起步價直接進入了20萬以內,比問界M7的入門車型還要便宜3萬元左右,純電版車型起步價不到24萬,同樣比小鵬G9要便宜大約1.5萬元。不過話說回來,消費者買車只看價格嗎?那同樣主打增程式且價格便宜一半還多的零跑汽車銷量為何遲遲超不過理想?
回看奇瑞新能源此前的產品或許能得到答案。比如奇瑞小螞蟻在車質網上就存在行駛中動力消失、無法啟動、車身生銹、剎車失靈等故障的投訴;混動的瑞虎8PLUS鯤鵬e+在車質網上存在動力受限、續航虛標、失速、油耗高、變速箱不升檔等故障的投訴;星途追風PHEV在車質網上存在發動機故障、變速器跳檔、續航虛標、油耗高、變速器頓挫、車機卡頓等故障的投訴。奇瑞的新能源車型在產品質量問題如此多發的情況下,就算價格再便宜,消費者也難免產生觀望情緒,畢竟誰也不想去做新車型的小白鼠。
去年的奇瑞科技DAY上,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公開表示奇瑞新能源“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2024年奇瑞新能源“不客氣了”,要進入全國頭部位置。結果狠話放出去了,效果卻沒達到。乘聯會公布的3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榜單上,奇瑞新能源只能排到第八,甚至還不如身為造車新勢力的理想汽車。
主編點評
奇瑞新能源想要翻身,除了產品和價格要匹配,最重要的是提升產品質量,扭轉用戶口碑,不然打再多廣告也是泥牛入海,對提升銷量沒有多大作用。從星紀元ET上可以看到奇瑞做出了一些改變,但誠意還不夠足,想要依靠這一款車型拯救奇瑞新能源,難度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