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1日,問界新M7 Ultra煥新上市。
作為賽力斯與華為跨界合作的重磅作品,問界M7早前憑借含華量實力出圈。它的到來一度讓車圈最會做爆款的李想本人都連連感嘆“面對問界M7,理想ONE毫無還手之力”,“要全面向華為學習”。
去年發布的問界新M7更是一度成為車圈銷量神話。自2023年9月上市以來,問界新M7上市僅八個月大定突破18萬。
日益白熱化的新能源之戰,18萬大定顯然不是終點。余承東對它的期待更高,希望問界新M7成為國民SUV。從這個角度來看,問界新M7 Ultra來的很及時。
因為打造國民SUV的關鍵,首先必須要快——傾聽用戶聲音快,決策過程快,升級迭代快,滿足需求快。
快的背后毫無疑問是來自華為的巨大推力,以及賽力斯與華為之間的高效協同。他們正在向大眾展示信息產業與汽車工業深度融合所造就的工業奇跡。通過智能助力品牌走向高端的同時,華為也正在上演一出“用消費電子的方式打敗傳統車企”的好戲。
智能汽車時代的國民SUV
此前,傳統車企嚴格地遵循“三年小改、五年大改”的迭代周期,而華為與賽力斯這對跨界組合完全打破了這一原則。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問界M7以小步快跑的節奏持續優化迭代——從M7到新M7,再到此次發布的問界新M7 Ultra。
產品快速更迭的背后,是始終維持高位的產品競爭力,以及被不斷滿足的用戶需求。隨之而來的則是更高的用戶滿意度,以及不斷提升的市場份額。
小步快跑,步步為營。這正是消費電子領域最善用、最常見的手段。
本次發布的問界M7 Ultra正是由消費電子領域的升級迭代模式而來,也是華為能力的縮影。具體來看,新車幾個關鍵升級點均為硬件搭配軟件同步升級,直點用戶需求“要害”——例如在底盤硬件層面,全新升級CDC連續可變阻尼減振器,先把賬面實力提上去。軟件層面則與ADS系統打通,實現了ADS預瞄與CDC減振器自動調節的智能協同能力,可以提前250米識別路上的減速帶,預先調整減振器阻尼,“先軟后硬”降低沖擊感。
再例如升級旗艦級192線激光雷達,這也是目前業界量產車罕見的線數激光雷達。從硬件角度來看擁有更強大的精準探測和快速響應能力,配合華為有口皆碑的全向防碰撞系統,主動安全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余承東在發布會上表示:截至目前,問界新M7已經為用戶主動避免可能碰撞次數超80000次。
軟件與算力領域無需多言,據余承東介紹,目前云端學習訓練算力已經提升至3.5E FLOPS,相比自身一年前的水平已經提升了一倍。這也是HUAWEI ADS 2.0高階智能駕駛系統持續領跑行業的最底層支撐。隨著購車人群逐漸年輕化,智能駕駛以及人機交互已經成為了新的關注點,而真正好用的高階智能駕駛也已經成為了用戶購車時的重要考量指標。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問界的快不僅是迅速的產品迭代,還是更快的交付速度。發布會上賽力斯總裁何利揚表示,從問界新M7 Ultra開始,鴻蒙智行將告別產能爬坡,迎來火箭發射式交付——首周交付4000臺,首個完整交付月20000臺。
不卷價格,卷價值
隨著新能源市場的發展,汽車產業正經歷著與十年前截然不同的光景。對消費者來說,最直觀的感受是如今的汽車產品更像是一個電子消費品,好處是常用常新。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車的價值成了更大的困擾。
價格戰是導致汽車正在快速貶值的其中一個因素。當下汽車市場總體已經從增量轉向存量,價格戰一觸即發。今年的兩輪降價潮分別由比亞迪和小米帶動,多數車企不得已只能被迫跟降。
在這之中不得不提問界,它拒絕盲目的價格內耗,華為的加持也給予了它不卷價格只卷價值的底氣。華為在過去十多年里積累的終端經驗,包括消費者業務積累的質量管控,銷售服務以及品牌營銷等正在為包括賽力斯在內的傳統車企在更快節奏的市場競爭中獲得先發優勢助力。
而這正是“用消費電子的方式打敗傳統車企”這套打法背后的真正含義,以靈活的方式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但快從不意味著它無視汽車這一復雜工業品的本質,也就是質量與安全。
卷價值首先是卷質量。為了確保產品都具備卓越的品質和性能,華為打造了業內先進的流程管理體系,更嚴苛的供應鏈管理與更智能的制造能力。最新發布的《2023年乘用車新車質量報告顯示》,問界M7以其卓越的質量表現在中大型及大型SUV質量排名中脫穎而出,超越了行業平均水平。
卷價值更是卷技術。新能源淘汰賽已經進入下半場,智能化毫無疑問是新的制勝點。未來,新能源汽車將由智能駕駛、智能網聯、智能座艙、AI大模型等創新技術接棒。汽車產業智能化轉型,需要真正掌握核心軟件和算法迭代能力的科技公司不斷地深入卷入已經成為行業共識。
通過深度賦能合作伙伴,華為有望持續引領智能汽車的創新。作為全球領先的ICT解決方案供應商,更是數字化領域的領軍企業,華為在過去十多年的時間里對汽車智能化、網聯化技術進行了深度且持續的投入,以此保證汽車智能化核心技術領域的代際領先。相關數據顯示,華為每年為此投入研發費用超100億元人民幣,直接參與研發人數達7000人。
正是有華為的加持以及華為與賽力斯之間的高效協同,問界得以不斷精進智能化配置,持續為用戶革新用車體驗。
不只是賽力斯,未來,華為將持續助力國內汽車產業打造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體系,在引領智能駕駛技術勇攀高峰的同時,助力車企在未來5-10年的智能化轉型中,始終保持全球領先。
最后
近年來,傳統車企開始與科技公司更頻繁地互動,尋找合作的可能,通過優勢互補加速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而以鴻蒙智行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汽車無疑將成為引領中國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汽車產業需要更多像華為這樣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企業,將打造智能化汽車關鍵技術作為使命,推動整個行業向更高層次,更智能化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