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第一次來槐蔭,或許有這樣的疑問:槐蔭的“蔭”字是讀yīn還是yìn?
答案,要從一個故事中去探尋。
yīn有樹蔭之意;yìn有庇護的含義。相傳,唐代開國名將秦瓊在這里親手植槐,使槐樹繁衍,因而使這片土地因“國槐澤蔭”而得名槐蔭。這樣看,無論是指綠樹成蔭還是不忘前人的恩澤,這兩個讀音都是有道理的。
故事源于過往。遠古時期,槐蔭西部地處古濟水和古玉水交匯之地,優越的自然環境使得東夷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到了4000多年前的龍山文化時期,東夷居民便在這一帶建立起了古祝國。后至夏商時代,祝國與噩(阿)國合并形成聯盟,祝阿國就此誕生。《春秋》記載“諸侯盟于祝柯”,于此簽署了和平協議,槐蔭也成為中國歷史上和平協議的最早簽署地之一。
穿越千年的歷史,這片古老的土地多姿多彩:匡山,被譽為齊煙九點之一。相傳,詩仙李白曾在此讀書;臘山,因乾隆皇帝見此山有月有日,賜名“臘”,寓意祭神降瑞之山。再向東,五里溝、西市場,經緯縱橫之間點綴的百年老建筑在光影斑駁間回憶商埠風華:宏濟堂,傳承百年,風采依舊;阜成信棉花行,濟南歷史上第一個將生意做到全國的商業巨擘;豐大銀行,齊魯歷史上第一家近代銀行,如今成為難得一見的巴洛克風格建筑標本。除此之外,更有聲聲歷史驚雷在此炸響: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鄧恩銘率先在“鐵路大廠”建立山東第一個企業黨支部和第一個企業工會;28歲的機廠工人李廣義將最早版本的《共產黨宣言》帶回濟南;同盟會元老、國民黨將領蔡公時在這里為民族大義犧牲于侵略者屠刀下;“四五烈士紀念碑”,永遠銘刻著鄧恩銘、劉謙初等22位烈士的英名……
故事,歷久彌新沉淀為城市的文化;文化,發揚光大銘刻為城市的基因。
陽春三月,央視《唐宋八大家》欄目組走進位于槐蔭區的濟南圖書館。未曾進門,宋代文豪“曾鞏”(保劍鋒飾演)便震撼于眼前由省會大劇院、濟南市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等組成的氣派又現代的建筑群,“這里是千年以后的齊州——濟南,我們所處的位置就是濟南的一個文化中心。”主持人撒貝寧的一番介紹道出了這塊區域的地位與價值。
他們二位不曾想到,15年前,這里還是雞犬相聞的鄉村,借助京滬高鐵通車、濟南西站運營,這里華麗轉身成為開發建設的熱土:世界500強宜家家居來了,迪卡儂來了,麥德龍也來了,60余座高端樓宇拔地而起……但是,槐蔭依然順從基因里的文化脈動,緊緊錨定“泉城文化藝術會客廳”建設目標,先后引入省會大劇院、濟南市文化館、圖書館、美術館以及山東省科技館和江北最大、濟南首家蠟像館——帷幕蠟像館,山東省文聯與濟南市京劇院、歌舞劇院等一系列文化專業院團紛紛入駐。一條南北貫通的文化軸線赫然形成,輻射服務于省會都市圈及周邊近2000萬人口。人們來來往往,在這里找到心靈的棲息地。
置身窗明幾凈的圖書館,看著埋頭讀書的年輕人們,“曾鞏”感慨:“萬眾皆可向學,天下必享太平!”
其實,槐蔭對文化的執著不止于此,近年來,大力促進“文化興”,推動文化旅游產業蓬勃發展,啟動“藝術槐蔭”建設,叫響“這里最槐蔭”文旅品牌,全面提升“一院四館”、印象濟南等文旅品牌全國影響力,全區文化企業突破3000家。愛奇藝公司在槐蔭成立影視公司,以濟南公安為原型制作的網劇《警察榮譽》,上線30天全網播放量達到8000萬次;濟南獵星時代動漫公司原創《風姿物語》系列作品上線騰訊視頻、優酷視頻,全網點擊播放量超過20億次。2023年成功舉辦首屆濟南國際兒童戲劇節、金鐘之星全國古箏藝術盛典、全國首個以二十四節氣為主題的黃河生態半程馬拉松賽、“韓美林藝術展”等重量級活動。
周末的午后,紀傳霄邊磨咖啡,邊與客人聊起過去的日子。他的咖啡店名曰“有趣”,位于經二路老商埠內,北鄰是有著百年歷史的老建筑——英國煙草公司,如今是一家酒吧,再往北走幾步路依次是掩映在樹蔭之中的熱狗、貝果等特色餐飲店;南邊幾十米處則是另一座百年建筑——阜成信,現在是一家中式茶館。“都是年輕人開的,主打‘慢生活’。”紀傳霄說:“和老街、老屋的格調很搭,像極了木心先生的《從前慢》。”
同一時刻,坐落于槐蔭的兩家國家4A級旅游景區,國潮涌動,活力四射。濟南方特東方神畫內,以中華傳統文化為素材的九州神韻、女媧補天等項目前排起了長隊;印象濟南·泉世界內,說唱、街舞、兒童劇輪番上演。與印象濟南一街之隔,網易旗下國民原創樂園游戲《蛋仔派對》全國高校聯賽在濟南弘陽廣場啟幕;主打宋式美學風格的美悅云禧酒店賓客盈門……
如今的槐蔭無論是旅游還是消費,抑或是農業觀光,無不充斥著文化氣息,讓來槐蔭的人們感受新時代文化煥發的活力,聆聽古老與現代交相輝映的對話。槐蔭正在用“文化+”定義自己的精神氣質,通過行業間的功能互補和鏈條延伸,文化內容和創意場景正向三次產業滲透,形成行業間共生相輔狀態,以文化內涵提升項目產品的吸引力,壯大品牌影響力,打造一批有新鮮度、辨識度的文化產品“新爆款”,推動產業間的良性互動。
方特東方神畫、印象濟南泉世界兩處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4A級旅游景區,歐式風情的海那城,長江以北最大的茶城1953茶文化創意產業園,河流域最美的“稻香花海”,現代農業與濕地生態有機融合的高科農莊,帶你穿越古今,品鑒時尚之余,靜賞黃河落日,眺看山前白鷺,臥聽蛙聲一片。
近日,濟南圖書館夜校“春季班”火爆來襲,超14萬人線上搶課。以此為契機,弘陽廣場攜手圖書館,發布“夜校+夜宵”項目,商場部分美食4.1折起,甚至還有部分知名品牌免費送。該項目開辟了全國首例“夜校+夜宵”新形態,打通了“文旅、生活、商業”沉浸式文化消費的任督二脈,助力“夜經濟”實現新發展。值得一提的是,五一假期即將到來,槐蔭為此備好了文化大禮包花式“寵粉”:方特五一國樂盛典、2024槐蔭黃河生態半程馬拉松、印象濟南新青年系列活動、國際青少年街舞大賽……加上盛開的春花、迷人的燈光秀、誘人的美食,這個五一槐蔭注定“熱辣滾燙”。
縱橫歷史的長河,“文化”二字由古至今,再由今而至未來。未來,槐蔭區將著力優化公共服務,通過文化惠民提升工程、智慧景區建設、“槐蔭文化云2.0版”等一系列措施,實現文化服務精準供給。同時,不斷優化文化旅游產業結構布局,圍繞康養旅游、休閑旅游、研學旅游、商貿文旅、農業文旅、工業文旅等多個領域,打造具有槐蔭特色的文化旅游新地標,到2035年,全面建成引領全市、服務全省、輻射全國的泉城文化藝術會客廳、文化旅游示范高地、鄉村振興大美高地和國際醫療康養高地,不斷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