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判純電市場的節奏之后,理想的銷量重心又回到了 L 系列上,早在一年多前,理想就公布了 L6 的存在,如今這款車終于補全了理想的增程產品線。
作為 30 萬以內的首款理想汽車,理想 L6 的售價相比 L7 整整低了七萬元,巨大的差價是否讓這個小號的“移動的家”降級了呢?
最便宜,但最值?
先從三電部分看起,之前 L 系列的三款車均為 1.5T 四缸增程器 + 330kW 前后雙電機的搭配,高配車型的電池規格也完全相同。

但是 L6 出現了變化,首先是后電機最大功率少了 30kW,最大扭矩也有所下降。同時,電池容量縮減到了 36.8 度,材質也從三元鋰變成了磷酸鐵鋰。

2020 年,李想本人曾發表觀點稱:“磷酸鐵鋰電壓測量不穩定、冬季電池功率下降嚴重,對于增程車來說是個災難”。如今看來,這個回旋鏢似乎砸中了理想 L6。
理想工程師并沒有回避這個問題,在發布會上給出了合理的解釋:與多年前不同,如今最新一代的磷酸鐵鋰電池,在能量密度、放電能力等關鍵指標上得到了大幅提升,完全可以保證冬季低溫環境下的性能。
此外,為了優化續航表現,理想 L6 還采用了基于熱泵的熱管理系統,這在理想 L 家族中是獨占的配置,也讓理想 L6 實現了 212km 的純電續航里程。

在充電功率上,理想 L6 的磷酸鐵鋰電池可以做到和 L789 一樣的水平,最高充電功率都達到了 90kW,官方表示 20%~80% 的充電時間為 20 分鐘。
三電性能之外,理想 L6 的底盤配置也有所降級,全系不再支持選配空氣彈簧,但仍然保留了 CDC 減振器。
理想 L6 還保留了最核心的四驅功能,目前來看,全系四驅是理想 L 系列的配置底線,如果后續還有 L5 的話,很可能就是后驅車型了。

不過,砍掉的這些配置還不足以抵平 7 萬元的差價,還需要在“音響、彩電、大沙發”上再砍幾刀。
首先在“彩電”方面,理想 L6 取消了后排娛樂屏,想要看電視只能坐到副駕了。另外,后排“大沙發”上的按摩功能也被砍掉了,好在還有通風和加熱,基礎舒適性可以保證。
至于皇后座和小桌板就不要想了,電吸門同樣也沒有了。

即便如此,理想 L6 在整體空間上的表現依然比較亮眼,它的長度只比 L7 短 12.5 厘米,軸距短 8.5 厘米,而且取消后排屏幕后,還換來了理想 L 系列中最大天幕,視野非常好,還帶遮陽簾。
整體來看,便宜了 7 萬元的理想 L6,確實大幅降低了價格門檻,能夠吸引很多喜歡理想汽車、但預算又有限的人群。
瞄準M7?
不過,如今的市場極度內卷,特別是在 20~30 萬的價格區間,競爭的激烈程度和產品豐富度都要更強,首次入局這一市場的理想 L6 又有幾分優勢呢?
我們選擇了這一價位段銷量最高的特斯拉 Model Y 以及理想 L6 的頭號競爭對手問界 M7 進行對比。

從產品力來說,特斯拉 Model Y 的優勢其實并不大,無論是空間、配置,還是性價比都不及理想和問界。
而同樣是 25 萬元的預算,理想 L6 和 問界 M7 可以說是互有勝負。
在動力方面,雖然理想 L6 的電機功率相較 L789 有所縮減,但依然大幅領先問界 M7,而且還是四驅。而在底盤方面,理想 L6 的前懸采用了更好的雙叉臂懸架,還比問界 M7 多了 CDC 減振器。
問界的優勢主要是電池和續航,而遙遙領先的智駕功能并沒有下放到入門車型上。

不過問界 M7 還有個隱藏優勢,前段時間入門車型曾降到過 22.98 萬元,雖然去掉了電吸門、HUD、水晶檔把、頭枕音響,但整體來看依然非常能打,而且理想 L6 也沒有這些配置。
如果問界 M7 再次開啟限時優惠,理想 L6 的優勢就會下降很多。
除此之外,在 20~30 萬級別的市場中,理想 L6 還有很多潛在的競爭對手,往下看有領克 08、問界新 M5,未來還有能換電的樂道 L60……個個都有點絕活。
回過頭來再看看 25 萬的理想 L6 ,你覺得這個定價是不是有點貴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