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化作戰逐漸成為未來戰爭的主要趨勢。作為亞太安全最具影響力的多邊平臺之一,香格里拉對話會(以下簡稱“香會”)在6月1日下午舉辦了主題為“人工智能(AI)、網絡安全和未來戰爭”的平行會議。美國網絡司令部副司令蒂莫西出席會議并發言,強調AI已深入運用于軍事領域中。
中國國防科技大學國防科技戰略研究智庫研究員朱啟超“香會”期間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表示,AI在現代戰場上運用的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入,這種趨勢是不可逆轉的。“AI發展和運用的確是大會的一個熱點,外界的關注度非常高。美方代表強調AI已經非常深入在軍事領域運用。” 其中無人化作戰在俄烏戰場有最直接的體現,烏克蘭將大量AI驅動的無人機、無人艇等武器裝備投入戰場并有不俗表現。朱啟超表示,這些無人機、無人艇屬于平臺類的AI驅動武器,其中有人遠程操控的,也有自主程度相對高一些,比如巡飛彈,是無人機技術和彈藥技術融合的產物,屬于可以執行作戰命令的精確彈藥。此外,還有AI輔助決策系統。“有代表在發言中透露,烏克蘭在戰場中用了這種系統,使得他們可以快速定位和發現目標,然后指派最靠近目標的武器進行獵殺,從而實現派單式作戰。”
公開報道顯示,針對中國軍事力量規模的不斷持續增長,五角大樓已制訂“復制者”計劃,準備生產大量裝備無人作戰系統,形成規模化效應,以美軍無人系統的“大規模”應對中國軍事體系在人力和傳統裝備數量的“大規模”。朱啟超對此表示,“美軍大量分散部署這種低成本的無人系統會帶來很大威脅,其目的就是要消耗對手高價值的彈藥,甚至讓對手防不勝防,無法承受,這是未來戰爭的新模式。”朱啟超表示,隨著AI深入運用,新興技術推動戰爭形態與作戰方式加速演變,世界正面臨新一輪的軍事革命。“某國防長就在演講中提出是否可以憑借AI系統來預測下一場局部戰爭何時爆發。”
外界對于中國AI的發展以及在軍事領域的應用也非常關心,并且認為中國AI的發展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朱啟超表示,中國在該領域發展是比較快的,并持開放合作交流的態度與世界各國進行交流。“中國與其他國家開展聯合演習時,攜帶無人化裝備,不僅展示了中國軍事技術武器裝備的最新成就,也表明中國愿意把新興裝備技術與對方分享,有助于增加雙方互信與合作。”
5月14日,中美AI政府間對話首次會議在瑞士日內瓦舉行。“中國愿意與美國在AI領域開展對話,但美方在這方面卻表現出明顯的‘兩面性’。一方面擔心中國在AI領域勢頭太快,因此不斷對中國進行打壓,在技術、政策、包括人才交流上對中國加以遏制;另一方面美國又不斷喊話希望和中國溝通交流,其本質上是從競爭對手的角度出發來對中國加以了解。”
朱啟超還提到,人工智能安全治理話題也受到高度關注。“比如當戰場上對方士兵已經做出投降手勢,無人機是否可以無視,進而濫殺無辜?也有其他國家代表提出,希望中國、美國等國可以加強合作,尤其是就AI武器安全治理開展對話交流,使世界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