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2023年新能源汽車大賣,諸多企業將2024年銷量目標定在一個較高的水平,5個月過去后,距離目標甚遠。
小鵬汽車(9868.HK)6月3日晚間發布的自愿公告顯示,5月交付新車10146輛,同比增長35%。
1-5月,小鵬汽車合計交付41360輛,同比增長26%。蔚小理“三杰”中,小鵬5個月交付量要低于蔚來(66217輛)、理想(超過14萬輛)。
2023年,小鵬完成銷量14.16萬輛,于是將2024年銷量目標定在28萬輛,就是大約比去年增加一倍左右。
但現實還是比較嚴峻,小鵬前5個月累計銷量4萬多輛,大約是全年目標15%左右,而時間進度已過去42%。
當然,電動車企業的銷量進度遠遠跟不上時間進度,也不是小鵬一家。理想前5個月交付雖然遙遙領先同行蔚來和小鵬,但其實和80萬輛銷量目標相比,也只是完成大約18%左右。
小鵬在接下來的7個月如果要完成近24萬輛交付量,相當于每個月賣掉3.43萬輛。
交付量不足,小鵬也就遲遲不能盈利。2021年至2023年,小鵬分別虧損約49億元、91億元和104億元,今年一季度虧損13.7億元,和去年相比縮窄近10億元,但是想要盈利就得有更大銷量,在規模效應下提升毛利率,達到盈利目標。
2021年7月,小鵬在港交所掛牌,發行價165港元,上市后不久最高曾超過200港元,風光無限。截至6月4日,小鵬收于32.65港元,比最低價不到25港元反彈30%以上,但和港股發行價相比,大約是2折左右。
今年初至最新收市日,小鵬港股股價累計跌超過42%,最新總市值約617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