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延續造車新勢力銷量第一,一邊進行著5600人的裁員。理想汽車到底面臨著怎樣的困境?
別看理想汽車5月份銷量依舊第一,但他面臨的危機恐怕是造車新勢力中最大的。
當然并不是說理想汽車立刻就不行了,也許是李想同學未雨綢繆,因為他發現理想汽車的市場份額正在被三家車企瓜分。
從冰箱彩電大沙發奶爸車的定位來看,理想汽車目前全系都處于中高端市場,而這部分市場的競爭壓力不可為不大。
幾乎所有國產汽車品牌都有一個“豪華車”的夢想,因為不能真正的在豪華車市場得到地位,就使得20-30萬區間成為了“豪華夢”的重災區。
但這并不代表20萬以下市場沒有需求。很顯然,零跑汽車就是很聰明的在吃掉理想汽車看不上的低端市場,從C10到C16,幾乎把理想20萬以下的市場吃干抹凈。
而中端市場也不太平,星紀元ET的上市,直接把20萬左右的奶爸增程SUV市場攪渾,理想L6的定價立刻就不香了。
別看理想L6在5月的銷量高達1.5萬臺,但實際上這是上市初期的訂單交付得到的延續。畢竟L6上市的時候,還沒有那么多競爭對手,而且L6也是理想最便宜的車。
而隨著星紀元ET的上市,立刻讓消費者反應過來,原來這個級別的奶爸車還可以更便宜。而且奇瑞的技術底蘊,產品質量把控,以及設計理念都不比理想差。
雖然在細節配置上有一些差別,但這些差別只能在水軍鍵盤俠眼里有分量,對于真正掏腰包買車的人來說,相差6萬的價格,這些配置差距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
另一方面,理想L7位置也很尷尬,作為一款超過5米的SUV,全系5座設計,在上市初期可以拿到“大五座”的市場份額,但同時也給競爭對手留下了空檔。
比如問界的M7,這可是定位僅次于M9的華為汽車,但與M9的價格差高達10萬以上。因此M7的市場熱度高過所有的華為系產品。
相對于理想L7,M7除了前排設計比較簡約外,比理想L7擁有更多的座位組合方案,再加上華為鴻蒙智行的加持,理想L7市場被問界M7吃掉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目前為止,真正能夠支撐理想汽車的還是L8和L9,雖然定位與問界M9相同,但勝在價格便宜,又因為M7和M9之間巨大的價格空擋,只要M9不降價,理想L8和L9依舊是無敵狀態。但這么大的市場藍海我不信華為會放任不管,萬一問界出一款M8呢?
無論增程技術是否被老牌車企看得起,但不得不說,增程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圈層,插混反倒被邊緣化了。
但是作為理想汽車來說,他必須找到自己新的市場競爭力,要么開辟低端市場,要么開辟更豪華的市場。Mega的失敗,似乎已經把理想汽車向上的路堵嚴了,那么理想能不能像蔚來樂道一樣,出一個低端品牌呢。
如果理想汽車可以出一款“小理想”品牌,把20萬以下的低端競爭對手掐死在搖籃里,也許會開辟新的市場競爭力。畢竟“增程和奶爸車”的第一品牌暫時還是理想汽車。
而理想汽車如果不開辟第二戰場,那么這個增程市場的開辟者很可能成為其他品牌的墊腳石,增程車和奶爸車的定位留下了,理想的市場卻被眾多細分品牌瓜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