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付量下滑,全球裁員10%,老車型降價,新車型“難產”,股價下跌……最近的特斯拉常上熱搜,但似乎沒有一個好消息。說直白一點,特斯拉雖然還是全球純電車型的“領頭羊”,但它的問題卻一點都不少,似乎又在進入一個“困難”模式。
內憂方面,“萬年不變”的Model 3與Model Y,讓消費者漸漸失去了新鮮感,而話題度極高的Cybertruck,產量較少且只能“蝸居”于北美,由此,其整體的市場表現自然難言樂觀,而長遠一點看,消費者對于新能源車的多樣化需求,特斯拉的準備明顯不足,“2.5萬美元的平價新車”還遙遙無期。外患方面,全球的純電車市場增量不及預期,而中國的新能源車市場又太“卷”,競爭異常激烈,特斯拉無法找回昔日的“快速增長”模式,單純的降價無法如愿換取訂單量的增長,特斯拉需要為中國市場作出一些調整。
當然,特斯拉對“危機”與“困難模式”并不陌生,前幾次也都“挺”了過來,其還有的后手包括“FSD”、“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車)”,以及更大力度的降價。但從根本上說,市場需要更多的特斯拉車型,特斯拉需要從一個“科技公司”進化為“商業帝國”,就像蘋果那樣。
大裁員+降價,風暴來襲!
4月15日下午,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發布全員信,宣布特斯拉全球將裁員10%。據悉,目前特斯拉全球共有超14萬名員工,按照裁員10%的比例計算,意味著本次特斯拉裁員人數將達1.4萬人。而這次裁員也很快波及到了中國市場,包括銷售、技術及工程設計等部門。一名被裁的員工表示,4月16日下午內部員工陸續接到離職通知并辦理完手續,賠償金額均為“N+3”,其所在大部門裁員比例為20%,裁員工作已經結束。
對于此次裁員,馬斯克解釋,“沒有什么比這個決定更讓我痛恨的了,但我們必須這樣做,隨著公司的快速發展,某些領域的角色和工作職能出現了重疊”,他還表示,“裁員能夠使特斯拉精益求精、勇于創新、保持如饑似渴,為下一個增長階段周期做好準備”。
記者在此次裁員后發布了一個視頻,名為《特斯拉裁員,降價還遠嗎?》,不想成為“神預言”。4月21日,特斯拉中國官網顯示,Model 3、Model Y、Model S、Model X四款車型降價銷售。其中,Model 3售價降至23.19萬元起售,Model Y售價降至24.99萬元起售,Model S售價降至68.49萬元起售,Model X售價降至72.49萬元起售,以上四款車型共計九個版本均降價1.4萬元。
特斯拉“裁員+降價”的連環招,背后的原因也很清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共生產43.3萬輛,交付了38.7萬輛,交付同比下降8.5%,環比則下降20.1%。該交付數據是2022年第三季度以來首次跌破40萬輛關口,也是2020年第二季度以來的首次同比下跌。更關鍵的是,數據遠低于華爾街一眾分析師的預期,因此,4月初,特斯拉在美股一度重挫近7%,其必須有所動作。
老車難賣,新車難產
特斯拉全球一季度交付量下滑,其在中國市場同樣是面臨眾多挑戰,乘聯會發布最新數據,特斯拉中國2024年3月的零售銷量為62398臺,而其去年3月的零售銷量則為76663臺,一比較,同比下滑了18.6%。其實,這并不出乎人們的預料,首先,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銷量是由Model 3與Model Y這兩款車型支撐的,其中,Model 3已經面市8年,去年才推出了一款“小修小補”的煥新款;而相對熱銷的Model Y,也已面市5年;這在新車發布“日新月異”的國內新能源領域,如此緩慢的市場節奏很難適應競爭。人們漸漸發現,相較于競爭對手,特斯拉的產品力及性價比越來越弱,尤其是小米SU7發布后,就是在“侵蝕”特斯拉原有的市場“生態位”,SU7的產品性能及定價明顯比Model 3“更勝一籌”,而特斯拉靠降價只能止“一時的下滑勢頭”,沒法從根本上改變競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