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是新時代純電車缺一不可的能源供應部件,而隨著時代變化,對于電車電池的需求也有所改變。
在近期,有消息傳出特斯拉放棄自產的4680電池。在去年特斯拉CEO馬斯克還說到過,在2024年是4680電池最火熱的一年,但為什么最先提出4680電池的卻先要打起退堂鼓呢?
2020年,特斯拉發布了全新的4680電池。這款電池相較于之前的2170電池,在能量密度、續航里程以及充電速度等方面均有了顯著提升。特斯拉期望通過4680電池的規模化生產,進一步鞏固其在電動汽車市場的領先地位。同時在電池方面也是有松下持續獨家供應,不過后來因為供應不足,還引入了LG和寧德時代供應,同時特斯拉也在自產4680電芯。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特斯拉的4680電池未能實現預想中的進展,現在的4680出現各種問題,散熱問題、體積問題以及性能穩定性等直接影響到特斯拉各個產品。
據外媒根據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發布的續航測試結果測算,當時特斯拉使用的4680電池的能量密度比特斯拉在全世界范圍內普遍使用的2170電池低了13%,僅有229Wh/kg。而在2022年,寧德時代就已經發布了麒麟電池,系統集成度創全球新高,最長續航里程1000公里,配用三元電芯能量密度可達255Wh/kg,在各方面都碾壓特斯拉自產的4680.
除此以外,據了解,從去年在美國Model Y上小范圍試裝的4680電池便被曝出能量密度遠不及預期。同時,由于新電池更大的體積,電池組內的散熱也更加困難,這也導致了特斯拉新車型 Cybertruck 的充電性能不佳。
除了技術方面的問題,成本也是特斯拉放棄自產4680電池的重要因素之一。特斯拉第一季度財報中多處遭受下滑現象,同時還出現了大量裁員現象以實施降本。在這樣的背景下,繼續自產成本高昂且性能不佳的4680電池顯然不是明智之舉。此外,電池生產還需要承擔原材料采購、生產設備購置以及員工培訓等費用,這些成本進一步加劇了特斯拉的財務壓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特斯拉只能夠選擇第三方供應4680電池,韓媒報道稱,韓國的電池廠商正在積極備戰,準備大規模生產4680電池。而LG Energy Solution和三星SDI也在積極備戰,開始大規模量產4680電池。同時,也有傳聞流出比亞迪向特斯拉提供電芯,不過這也未被證實。
面對無法進行低成本、好品質的自產電池這一事實,接受也未必不是一件不太好的結果,至少特斯拉還是知道及時止損的。在電池技術領域,與其投入大量資金和資源進行自產,不如與第三方電池廠商合作,共同推動電池技術的進步和應用。這種合作方式不僅可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還可以使特斯拉更加專注于電動汽車的研發和生產,以進一步提升其市場競爭力。
汽車網評:不過,對于特斯拉的“電池夢,盡管其選擇了與頂尖電池制造商合作的新路徑來持續探索,在后續還會帶來一些擔憂。擁有自研自產技術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自產電池也是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其中一點,但對于供應鏈的穩定性和成本控制也是特斯拉在今后發展中需要著重關注的問題,電池夢的持續并非易事,仍需面對眾多挑戰和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