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打價格戰銷量漲不漲不知道,利潤肯定是要折損的,比亞迪打價格戰,是一邊漲銷量,一邊漲毛利率,這太不正常了。
別人打價格戰,是真的降價換銷量,打著打著品牌可能就不值錢了,比亞迪打價戰,是一邊降價一邊掏新東西,左手一個新一代DM混動,右手一個第二代刀片電池,越打越有。

這就是當下的比亞迪,一個年銷量300萬輛,還在保持高速增長的中國車企。先說明一下,我個人繼續看好比亞迪,你可以看現在的銷量,但我更傾向于看他接下來“端出來什么菜”,就今年而言,比亞迪絕對不是只準備了降價這一招。
邊打價格戰,邊漲毛利率
眾所周知,今年過完春節第一周,比亞迪就發起了價格戰,秦PLUS將緊湊型轎車帶到了8萬內的深水區,一降就是2萬,隨后比亞迪榮耀版集體出列。
效果是顯著的,3月、4月比亞迪銷量均超過30萬輛,其中4月銷量31.32萬輛,同比增長48.96%,看下面這張圖,比亞迪的銷量增長是肉眼可見的。

30萬輛級別,就說在全球第一大的中國市場上,與其他企業相比是遙遙領先的。看這組數據,就知道,比亞迪已經和同行們拉開了多大的差距。

在邊降價,邊漲銷量的同時,比亞迪還沒少賺錢。根據比亞迪發布的第一季度財報,專業機構測算,刨去比亞迪電子后,單車平均售價為14.2萬元,同比下降了17.2%,單車毛利為3.98萬元,同比增長了12.1%,毛利率21.9%,同比增長了4%。要知道,這是在當季度研發費用同比增長70%達到106.11億元,創歷史新高的前提下,錄得的利潤率。
魚池里的“魚”,根本撈不完
要做到這些,光降價是不行的,那么除了降價,比亞迪還有什么招?答案就是:著名的“老王的魚池”。
在剛剛過去的北京車展上,比亞迪就不動聲色地丟出了云輦-Z,這是全球首個量產電磁懸架系統。事情是這樣的,BOSE公司發明了這東西,但發現無法量產它,然后就放到一邊,后來輾轉被蔚來給買去放在了ET9上,就是那套能托著酒杯過減速帶的東西。但是,蔚來還沒來得及把它給量產出來,比亞迪這邊不僅自己把它做出來了,并且打算在今年年底就把它量產交付掉。

比亞迪是為數不多由技術驅動的中國車企,這就是它最大的特色,以技術帶動產品,帶動品牌。不止在仰望這樣的百萬級豪華品牌上投入新技術,在承擔著主力銷量的王朝和海洋雙網,比亞迪也準備了一大堆新技術要扔出來。

就是5月,備受關注的新一代DM混動即將發布,它將選用一臺經過全新設計的發動機,擁有更高的熱效率,同時改進了混動結構,真正實現“雙電機”驅動——發電機也可參與驅動,這套新的混動系統,絕對不是小修小補的升級,而是一次全新的“重生”。它將做到百公里油耗2.9升,靠一個60升的油箱,就能實現綜合續航超2000公里。

時間推進到8月,比亞迪將發布第二代刀片電池。在刀片電池解決了磷酸鐵鋰電池安全性能、能量密度,以及與車身結構深度結合等問題后,二代刀片電池將會以全新的封裝方式,帶來更高的集成度和能量密度,還可能帶來更多與整車結合的可能性。

不管是新一代DM還是二代刀片電池,現在都還沒有太多的細節放出,但已經透露的信息已經表明,它們的出現將推進現有的技術指標上一個新的臺階。更重要的是,它們將搭載在與競品價位相當接近的車型上,讓消費者無法拒絕它們帶來的優勢。我們會發現,和那些喜歡在“發布會說辭”上動腦筋的友商相比,比亞迪更傾向于真刀真槍搞技術,讓技術來為產品背書。
車海戰術,不止于車海戰術
有個問題,比亞迪今年還會有多少款全新車?恐怕連比亞迪自己都得停下來數一數。這是車海戰術,不管怎么樣,占領足夠多的細分市場,對于家規模達到300萬的車企來說,都是基本策略,但是如何在各個細分市場都有話語權,可就不止是上新了。比亞迪也有所布署。
海洋網:
海獅07 EV,5月上市,中型跨界純電車,它將會具備更貼近前沿的智能化體驗,并且它將會有一臺零百加速4.2秒的四驅版,比亞迪為這臺車找了一個同價位獨有的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