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發展邁入下半場,按照移動通信技術大約十年一代的趨勢,五年是承上啟下的關鍵時間節點,5G-A(又稱為5.5G,是5G增強版)正成為產業界關注的熱點。相對5G,5G-A在網絡速率、連接密度、連接數量等方面將帶來大幅提升。
日前,2024 MWC 上海舉辦,5G-A受到空前關注,眾多科技企業紛紛對此分享了前沿觀點。如,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認為,5G-A不僅繼承了5G三大場景(eMBBURLLC、mMTC)的核心優勢,更通過技術創新與跨界融合,拓展了天地一體、通感融合智能網絡三大新領域,開辟了全新的應用場景和市場空間。 如,搭載衛星通信的汽車直連衛星、5G-A基站、AR/VR直播、兩臺同步協作的工業移動機器人、以及解決低空飛行問題的服務平臺等,都彰顯了5G-A技術的商業潛力。
中興通訊帶來5G-A多項前沿成果
作為全球領先的綜合通信信息解決方案提供商,中興通訊帶來了在5G-A六大場景(無縫萬兆、全域通感、泛在智能、千億物聯、確定能力、空天地一體)最新成就,為5G應用發展帶來了全面升級。

據悉,一直以來,中興通訊都致力于5G-A應用場景和技術的持續創新拓展。如,在車路協同和低空經濟領域,中興通訊以通信感知一體、通信算力一體等技術,基于通訊+感知+算力一體的全域新型基礎設施和融合服務能力,推動5G-A賦能新經濟;在產業智能化升級領域 ,中興通訊以全棧5G工業現場網方案,支撐5G深入行業核心生產流程,支撐鋼鐵、制造、汽車等多個行業客戶數智化轉型和產業升級。
此次會上,中興通訊又一次帶來了低空經濟、XR大空間沉浸式應用、超高清淺壓縮無線制播、智簡輕量物聯(RedCap)、產業智能化升級、衛星通信等領域的最新成果。

如在低空經濟領域,中興通訊采用通感一體技術,協助合作伙伴打造低空智聯網,推動低空經濟、地面及水域交通管理等應用。中興通訊推出了全球首個5G-A 128TR大張角通感一體基站,業界首個脈沖波+連續波雙波形全距感知算法實現0~1.5公里無盲區探測;業界最大垂直波束設計,65°大張角實現低空600m高度通信感知覆蓋。
如,在上海黃浦江,中興通訊攜手上海電信在黃浦江航道試驗了新型更高頻率5G-A基站的感知能力,可以感知船舶軌跡、航速等,為航道管理、船舶運行提供更先進、更精準的保障手段,探索和豐富5G-A應用場景。結果顯示,通感一體基站的偵測距離達到1公里以上,識別精度最高至亞米級,不受大霧大雨等天氣影響,讓航道管理擁有了一雙不會被蒙上的“慧眼”。
在北京延慶,中興通訊攜協助運營商建成了面積為3.3平方公里的5G-A無縫感知覆蓋區域,這是目前規模最大的4.9G 5G-A通感一體設備連片組網部署。該試點區域已具備低空感知、網聯飛行、空域管理和AI分析等多項能力的管理平臺,并已搭建起一套端到端低空無人機管控系統,多方致力于將其打造為高標準的無人駕駛航空示范區。
在產業智能化升級領域,以確定能力面向工業制造業領域,通過深入生產域核心,推動5G新發展。中興通訊基于精準預調度、精準門控、業務編排等技術等攻克了"5G內生確定"技術創新,基于PLC云化、云網業一體、智能網業協同等實現了"5G工業基站"、“5G算網一體機”等系列化產品架構創新。中興通訊在5G-A連接升級的基礎上,結合算力底座、云平臺、行業應用等更多能力,可支撐各行業實現特定場景生產流的轉型升級,嘗試為客戶提供全套的產線設計及升級改造服務,構筑行業新質生產力,推動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向縱深發展。

例如,在裝備制造領域,中興通訊聯合廣州明珞通過引入5G算網一體機、5G TSN工業網關等產品,綜合運用URLLC、FRER雙發選收等技術,實現了7×24小時穩定業務運行的內生確定性網絡保障,支撐汽車焊接產線5G柔性化改造和PLC到安全IO/遠程IO的承載,減少了線纜的敷設,提升了產線的柔性,同時減少了60%的網絡設備。
在千億物聯領域,中興通訊推出了“基礎+增強+疊加”高完整度RedCap解決方案,為千行百業提供可定制的“物美價廉”的5G連接服務,助力實現行業設備的“應連盡連”。如,中興通訊西安智能終端生產基地已將RedCap用于工業數據采集、工業PDA識讀、AGV物料轉運、園區智慧安防等多個場景。
5G-A推動5G產業新發展
今天,5G已經為產業發展帶來了深刻的變革,而5G-A又將這種變革推向新的發展階段。業內認為,5G-A碰撞AI將給整個產業帶來新的機遇,拓展網絡聯接邊界,帶來人聯、車聯、物聯的全面升級,創造更大的價值 。同時,業內知名科技企業表示,5G-A與AI的結合,有機會帶來內容生成、交互方式、移動終端的三大變化,從而推動流量重新加速增長。[3]
未來,伴隨中國在5G-A領域的持續發展,5G-A新技術、新應用新場景將不斷出現,不僅將推動中國從繁榮的5G走向更加繁榮的5G-A時代,還將為未來6G競爭搶占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