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新款奔馳GLC進行了一輪降價銷售。而在國內新能源的浪潮下,早就定好行程的奔馳GLC插混,似乎也要進入國產倒計時了。根據最新消息,新車將有希望年內在國內市場發布。不出意外,這將是一線豪華品牌首款國產的插混中型SUV車型。屆時,奔馳GLC插混在國內車市會是沒有對手的存在嗎?這點還得看它的產品力和價格表現。
奔馳插混,性能優先級高于節能?
首先,奔馳的插混技術,基本處于明牌狀態。特別是在奔馳8年時間,完成三刷發動機的高頻節奏后。隨著M254發動機的落地,已經明著告訴全世界,奔馳要在燃油車身上進行電氣化了。從低慣量渦輪,到BSG電機,直至現在的ISG電機。奔馳M254發動機從外觀上看,沒有皮帶結構的設計,在靜態情況下,已經很難與印象中的內燃機掛鉤。包括空調在內,原本需要內燃機做功負擔的電氣設備,都由電機接手。所以說,奔馳眼下采用M254發動機的燃油車,與PHEV就差一塊大容量電池。

大容量電池的加入,不僅提升了純電續航里程,拓展了城市用車工況體驗。也相應的,提升了車輛的性能表現。比如說采用48V輕混的奔馳M254發動機,其電機大約可以提供15kW的輸出功率。而在采用PHEV結構后,電機功率可以被提升至接近100kW的水平。至于奔馳插混最大的特點,當屬那臺9AT變速箱。由于是P2構型,電機被布置在發動機與變速箱之間的位置。所以理論上,整臺車的所有動力源,都將通過傳統變速箱進行放大。這無疑提升了車輛的動力輸出效率。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夾縫中”生存的P2電機,也無法像中國品牌常見的P1+P3構型那樣,盡情疊加電機的功率。事實上,眼下的P2電機,100kW功率基本就是一道門檻。于是我們也可以發現,奔馳的PHEV車型,對內燃機的排量有著較高的要求。諸如奔馳C級插混,也得標配2.0T發動機。內燃機的更多介入,保障了奔馳插混在全工況環境下的性能表現。

不過這樣一來,內燃機的開發,也就不能完全側重于高效發電,這對饋電油耗有一定影響。另外,P2電機也沒有P3電機那樣,靠近輪端。所以電機的動能回收效率也相對更低,這進一步推高了車輛的饋電油耗表現。總之,奔馳的PHEV技術本質還是注重性能的產物。節能是插混技術帶來的“副產品”,在饋電情況下,車輛率先保障的依舊是性能體驗。
除了長軸距,都是原汁原味?
那么奔馳GLC插混國產后,會是怎樣的畫風呢?從現在曝光的信息來看,新車的綜合功率,應該能被推至310馬力之上。結合前面聊到的有關P2電機功率的情況,可以反推新車的內燃機部分,大概率配備的是一臺標準功率版本的2.0T發動機。同時,結合海外版本的情況來看,奔馳GLC插混的零百加速成績大約為6秒級,純電續航里程大約能達到130km。但這兩項數據都沒法直接搬到國產奔馳GLC插混身上來。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國產奔馳GLC插混,會比海外版更大。這點只要看燃油版就知道了,國產奔馳GLC的軸距,幾乎要看齊進口身份的奔馳GLE。2977mm的軸距,幾乎比海外版長了約90mm的水平。這帶來的直接結果,便是車輛更重了。好在即便是國產后,奔馳也沒有對應加大電池容量的操作(參考奔馳C級插混)。結合海外版奔馳GLC插混的零百加速成績,是以英里為單位,換算為公里大約只有96km/h的水平。綜合來看,國產版加長軸距后的奔馳GLC插混,其零百加速成績很難跑進7秒。也就是說,會比國產奔馳GLC燃油車的高功率版本,略慢一點。但還是會大幅優于標準功率版本車型的表現。

而在續航方面,車更重了,所以國產奔馳GLC的純電續航,一定會低于130km嗎?要弄清楚這點,先得捋清楚工況測試標準。海外曝光的數據,基本是在WLTP測試工況下的表現。相對國內常用的WLTC工況,WLTP要多一項超高速循環測試。這部分對于新能源車而言,顯然并不友好。所以如果站在國內統一的WLTC工況下來看,國產奔馳GLC插混的純電續航里程,大概率還是能維持在130km左右的水平。之所以這樣說,也是參考了此前奔馳C級插混的表現。海外版奔馳C級的續航換算大約為106km,而國內版WLTC工況下的純電續航則為105km。

值得玩味的是,奔馳C級插混采用的電池容量為25.4kWh。而奔馳GLC插混的電池容量為24.8kWh。兩者沒有明顯差距,但在純電續航上,作為同級別SUV的奔馳GLC插混,其純電續航卻大幅提升。問題關鍵或出在驅動電機部分,畢竟奔馳C級插混23.1kWh/100km的電耗水平,還是有一定優化空間存在。至于最終的結論,或許還是要等待新車上市之后,才能弄清楚了。

在相對捋清楚了國產奔馳GLC插混,在性能以及純電續航上可能的表現之后,最后值得期待的地方,或許是新車的價格。考慮到奔馳C級插混,在排量更大的情況下,與1.5T燃油版車型,幾乎能做到定價上的對接。以及奔馳GLE插混,在配置基本一致的情況下,定價也是看齊高動力版本的燃油車型。采用標準功率2.0T的奔馳GLC插混,大概率最終的定價,大概率也會參考眼下的高功率版燃油車型。也就是說新車價格有望落在50萬元以內,實現豪華品牌新能源插混車型的“油電同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