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召開。在當天下午的“人工智能驅動的新價值鏈構建”對話環節,多位嘉賓就大模型服務價格話題展開討論。有嘉賓認為,價格走低十分正常,公司因此受益。也有嘉賓認為,這種現象并不能持續。
“對于大部分企業來說,價格降低的好處是會有更多的用戶,更多的用戶使用時長,更多的流量,產生更大的價值,然后基于質量和價值,找到一種好的商業模式。”人工智能企業MiniMax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閆俊杰認為,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本來就應該降低。
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總經理許彬表示,站在公司所處的人形機器人行業,目前更關注的是大模型本身的質量、可靠性、體量等方面。相信通過不斷的落地和應用,價格一定會下來的,“各個行業都是這樣的,價格永遠都是往下走,只是走的速度和幅度不同。”
空中出行企業御風未來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謝陵表示,公司是大模型價格下降的受益者,“一直以來,公司都需要跟人工智能的相關企業來合作,我們的客戶對飛行器解決問題的能力上,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AI。過去有些AI服務企業報價很高,我們拋給客戶,他們也接受不了。我們肯定是希望這一部分的價格降下來,然后我們能為更多的客戶解決問題,能賣更多的飛機。”
智譜AI首席執行官張鵬認為,現在價格的下降是技術驅動的,技術越來越好,成本越來越低,所以價格持續走低,但這個事情過度就不好了。
“真正的價值是應該逐級的,大家都在往同樣的一件事情里邊不斷添加自己的價值,再放大這個價值。那么我們給大家提供更好的優質的服務,希望大家能夠用這個服務能創造更大的價值,相應的我們創造這部分價值應該反向再傳遞回來,大家各自得到自己價值的部分,這是一個正常的合理的市場價值鏈。”張鵬認為,最近行業都在傳“價格戰”的事情,在這個階段肯定用戶是得益的,但肯定是不長久的,它不是一個正常的商業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