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凌晨,高通技術公司在驍龍峰會上宣布推出Snapdragon Cockpit Elite(驍龍座艙至尊版)和Snapdragon Ride Elite(Snapdragon Ride至尊版)兩款新型車載平臺。
高通汽車、行業解決方案和云事業群總經理Nakul Duggal在演講中稱,這兩款新平臺的CPU速度較前代相比提升3倍,AI性能最高可提升12倍。
按照該公司的規劃,兩款新產品將于2025年出樣,分別定位于座艙和駕駛場景,實現高性能、低功耗和自由組合。汽車廠商可以單獨選擇任一平臺,也可以在同一SoC上同時運行數字座艙和智能駕駛功能。
高通在2022年推出驍龍數字底盤產品,包含驍龍汽車智聯平臺、驍龍座艙平臺、Snapdragon Ride平臺以及驍龍車對云服務等多個云連接平臺。此次發布的兩款新型平臺進一步擴大了高通旗下智能汽車產品的陣容。
今日,高通還分別宣布了與理想汽車、奔馳和谷歌公司的技術合作。其中,理想和奔馳未來的量產車型都將率先采用驍龍至尊版平臺,而谷歌則將與高通在系統和軟件層面展開一系列技術合作。
近兩年來,汽車行業的研發設計正在向中央計算、軟件定義汽車(SDV)和AI驅動的架構轉型,智能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也在迅速增加。
作為最早大規模進入汽車領域的芯片公司,高通顯然在采取更加主動激進的策略,試圖在定義車載計算場景方面拔得頭籌。
定制芯片與自定義能力
高通產品管理高級總監,AD/ADAS產品負責人Rajat Sagar告訴界面新聞,新發布的兩款平臺擁有相同的IP模塊和基礎架構,支持汽車廠商基于通用軟件構建平臺,能從座艙平臺擴展到ADAS平臺。
在這兩款新產品中,高通搭載了為汽車定制的Oryon CPU,旨在提供更加整合的域架構,提升車內數據分享的效率。
高通方面稱,與前代平臺相比,新平臺的CPU性能提升了3倍,能夠支持多個應用程序同時運行,而不會導致性能損失或延遲。對于那些習慣于同時使用車載導航、娛樂系統(音樂、視頻)和通信系統(語音電話)的車主來說,這一特性尤其重要。
新平臺搭載的Adreno GPU,很多PC和手機用戶并不陌生,它的性能較前代產品提升了3倍,支持實時光追和沉浸式3D體驗,在用戶界面、3D地圖和擬真模擬方面能帶來更好的效果,也能為游戲和信息顯示提供更逼真的視覺效果和高沉浸感。
據高通介紹,兩款車載平臺非常適合行業內向SDV(軟件定義汽車)轉型的公司,采用了端到端方案,強調軟件架構的統一和可升級性。從設計之初,平臺就支持汽車廠商單獨開啟或關閉部分功能,車企可以根據所需要的功能和性能自主選擇,也有助于簡化車企的軟件開發流程,提高新功能的上市速度。
加碼AI
新平臺更重要的變化來自神經網絡處理器(NPU)。
這款面向多模態AI設計的專用NPU配備了Transformer加速器和矢量引擎,支持混合精度,能實現低時延、高精度且高效的端到端Transformer,從而提升能效和性能。
從數據上看,新款NPU的性能相比前代座艙芯片提升最高12倍,能處理幾十億參數的大語言模型,這也將讓大模型更容易在車載場景落地。
利用其中的基礎模型,可以通過檢索增強生成技術(Retrieval Augmented Generation, RAG)來輔助用戶進行車輛維修。內置模型會根據維修手冊進行訓練,AI助手則會檢索并解讀屏幕上顯示的未知警報。
在音頻處理方面,該平臺搭載了專用的AI音頻處理器。AI增強的音頻功能可以在各種語言、方言和背景噪音中進行高級喚醒詞檢測。全新座艙平臺還支持分區音頻體驗,通過定位乘客的車內位置提供針對性服務。
在智能駕駛層面,至尊版汽車平臺搭載了較為豐富的攝像頭系統,支持超過40個多模態傳感器,包括20個高分辨率(1600萬像素)攝像頭,以及面向乘客的360度全景紅外攝像頭,從而實現更全面的覆蓋和車內監測。
這些攝像頭和傳感器都與SoC相連接,處理器對它們收集的高分辨率數據進行集中處理后,平臺能利用神經網絡實現跨多個傳感器的低級別融合,從而對物體和軌跡進行穩定性檢測、分類和預測。
目前各大廠商采用的智能駕駛系統,在面對復雜的道路場景(沒有標線或標志的交叉路口、環島與車道合并等)時,需要實時處理和融合來自多個不同類型的攝像頭和傳感器的數據。高通的車載平臺針對上述問題給出了自己解決方案,但具體效果如何,還要看明年登陸量產車型后的表現。
加速擴大朋友圈
從今年各大車企的產品策略來看,通過簡單的外觀設計和車型區分來爭奪市場的窗口期正在縮短,針對汽車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系統的競爭卻在加劇,這對于大量供應鏈企業、軟件服務提供商和車企來說,都是新的機會。
在高通與奔馳、理想汽車和谷歌等產業鏈相關公司的多項合作計劃中,理想汽車和奔馳都將在未來的量產車型中搭載驍龍至尊平臺。
而高通技術公司(QTI,高通全資子公司)與谷歌達成的是多年技術合作,雙方將圍繞驍龍數字底盤、Android汽車OS和谷歌云服務,搭建借助于Gen AI(生成式AI)開發座艙解決方案的標準化參考平臺。
雙方的合作已經有比較詳細的方向,主要包括Gen AI增強的數字座艙開發框架,以及統一SDV(軟件定義汽車)車對云框架。具體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是預集成Android汽車操作系統(AAOS)軟件和服務,利用谷歌Gen AI實現定制化語音用戶界面和駕駛員狀態實時更新,通過驍龍SoC進行邊緣側優化,同時基于可升級的車規級框架,提供可實時增強的數字座艙。
二是基于雙方技術基礎,打造支持車對云基礎設施的統一SDV開發框架。該框架支持面向驍龍平臺優化谷歌云托管汽車軟件開發,提高開發者效率,同時縮短AAOS平臺和服務的產品上市時間。
再者,在谷歌云上運行驍龍網聯服務平臺,面向車載和非車載連接,支持由API驅動的網聯服務模型和可升級服務基礎設施。
谷歌公司工程技術副總裁Patrick Brady表示,“汽車行業即將迎來生成式AI、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以及軟件更新能力等各方面進步帶來的重大轉型。”
高通方面則強調,雙方合作后,將簡化視覺、音頻和語音應用的AI模型在座艙內的部署。屆時,AI在車載領域的落地應用有望進一步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