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應是收獲季節,對于汽車巨頭奔馳來說,卻彌漫著一絲涼意,奔馳發布2024年三季度財報,數據如同深秋寒風,令人感到陣陣寒意,奔馳三季度營收為345.3億歐元,同比下滑6.7%,凈利潤更是大幅下跌至17.2億歐元,同比暴跌53.8%,遠低于市場預期25億歐元,這一消息猶如一顆重磅炸彈,汽車行業掀起驚濤駭浪
曾經豪華車市場霸主,如今卻深陷業績泥潭,這不禁讓人唏噓,是什么原因導致奔馳困境?市場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市場疲軟是拖累奔馳業績主要原因之一,奔馳三季度華銷量僅為17.07萬輛,同比下滑13%,降幅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國市場一直是奔馳“香餑餑”,貢獻著全球近三分之一銷量,如今這塊“肥肉”卻不再“美味”,奔馳中國市場表現每況愈下
曾經高不可攀“三叉星”如今也黯然失色,國內新能源汽車沖擊下,奔馳品牌光環逐漸褪去,以問界、理想為代表造車新勢力,憑借著強大產品力和精準市場定位,銷量和品牌影響力上對奔馳形成強有力挑戰,問界M9連續數月蟬聯50萬以上SUV銷量冠軍,理想汽車也憑借著增程式技術和家庭用車場景精準把握,贏得眾多消費者青睞
面對中國品牌強勢崛起,奔馳顯得有些措手不及,為保住市場份額,奔馳也不得不放下身段,加入價格戰行列,降價促銷并沒有換來銷量顯著提升,反而進一步壓縮利潤空間,讓奔馳陷入“降價-虧損-再降價”惡性循環
折射出傳統豪華車企面對汽車“新四化”浪潮時迷茫和焦慮,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這股席卷全球汽車行業浪潮,正顛覆著傳統汽車產業格局,也給傳統車企帶來前所未有挑戰
除產品力不足,奔馳品牌營銷方面也顯得有些“水土不服”,新能源汽車市場,消費者更看重是科技感、智能化體驗以及品牌理念契合度,而奔馳一貫豪華、尊貴形象,新能源時代似乎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中國汽車市場正經歷著百年未有變革,機遇與挑戰并存,對于奔馳來說,唯有迎 embrace change,積極擁抱變革,才能未來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反觀那些積極擁抱變革中國品牌,則展現出強大生命力和競爭力,他們深諳中國消費者需求,以更快速度、更高效率,不斷推出令人驚艷產品
背靠華為技術實力,智能化方面走行業前列,其鴻蒙座艙系統,以其流暢操作體驗和豐富應用生態,贏得消費者認可,而理想汽車則另辟蹊徑,以增程式技術解決新能源汽車續航焦慮,并以其寬敞舒適空間和豐富配置,精準切入家庭用車市場
除技術上突破,中國品牌營銷模式上也進行大膽創新,他們積極擁抱互聯網,利用數字化手段,與消費者建立起更加緊密聯系,線上線下相結合營銷模式,更加貼近年輕一代消費者需求,也為中國品牌贏得更大市場份額
中國汽車市場變化,也引起全球汽車行業關注,越來越多國際車企開始重新審視中國市場,并調整其華戰略,大眾、豐田等跨國巨頭紛紛加大對中國市場投入,并與中國企業開展更加深入合作
未來中國汽車市場,競爭將會更加激烈,中國品牌與國際品牌較量,也將進入一個全新階段,這場沒有硝煙戰爭中,誰能贏得消費者青睞,誰就能最終勝出
對于奔馳來說,要想重回巔峰,還有很長路要走,除加快電動化轉型,提升產品競爭力,奔馳還需要更加深入地解中國市場,更加精準地把握中國消費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