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遠地區不包郵”,似乎是人們心照不宣的“常識”。但今年,這個“常識”被改寫了↓↓↓
“網購體驗無差別”
偏遠地區也能包郵
三個月前,在西藏拉薩工作的耿冰網購行李箱時,配送費要30元。不久前,他嘗試“再次拼單”,發現同款商品竟然包郵了。
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電商平臺對偏遠地區物流補貼的持續傾斜。9月9日,拼多多宣布對偏遠地區的中轉集運訂單減免二段運費,商家向新疆、西藏、甘肅、寧夏、內蒙古、青海六地供應商品產生的物流中轉費,全部由平臺承擔。
△9月9日起,拼多多免除平臺商家發往偏遠地區訂單的二段物流中轉費。
假期時,耿冰喜歡和朋友一起在周邊騎行、露營或是自駕去領略高原的大好風光。今年7月,他在電商平臺購買了一件價值600多元的車頂行李箱,旅途中,這個車頂行李箱派上了大用場。
看到減免郵費的相關新政后,耿冰想起來這個車頂行李箱的600多元里,包含了30元的配送費。他點開這筆訂單后發現,配送費已經被免除了,價格比之前實惠了。
“沒想到平臺承擔二段運費后,商家又兜底了一段運費,直接實現了包郵。”耿冰說:“很高興在西藏也能享受和東部、中部地區無差別的網購體驗了。”
物流中轉費減免了
商品和資金都來了
偏遠地區物流中轉費減免,惠及的不僅是網購消費者,還有返鄉創業的新農人。
甘肅天水,因盛產“花牛蘋果”而聞名。當地水果商家翟凱就是電商平臺新政出臺后首批獲益的商家。
因新疆等地物流費用高、配送時間長,翟凱一度關閉了當地消費者的下單權限。“百億減免”計劃宣布兜底偏遠地區物流中轉費后,他算了一筆賬:原來,3公斤的花牛蘋果用普通快遞發到烏魯木齊要36、37元,現在發到中轉倉只要5元,與東部、中部地區不相上下。
“我第一時間放開了偏遠地區消費者的購買權限,只要有訂單,都會按時發貨。”翟凱透露,如今來自新疆等地的訂單越來越多,一天達到幾百單,“即將到來的‘雙11’或將迎來一波強勁增長”。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魏際剛認為,隨著中轉費減免等系列措施利好加速釋放,更多商家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商家的物流費用節省,將會吸引更多的資金投入到西部市場的開發之中。
中東部商品賣向大西北
開辟助農增收新藍海
將中東部的消費品通過電商平臺賣向大西北,這是一條全新的致富路。目前,部分電商平臺將發往新疆、西藏等偏遠地區的快遞中轉集運倉設在西安,西安、成都成為平臺西行戰略的前線據點。
10月下旬,蘋果、柑、桔、橙等國民水果成為市場主力,電商平臺“農云行動”走進西安、成都,向當地果蔬、肉禽、水產等品類的商家詳細剖析平臺推出的各項新政及經營策略,重點圍繞“百億減免”計劃以及“新質商家扶持計劃”,解答商家疑惑、疏通經營難點。
經營農產品電商生意的羅鵬是土生土長的四川內江人。2016年,電商平臺快速崛起,物流行業蓬勃發展,羅鵬瞄準時機,與兩名初中同學一起返鄉創業,在線上經營鮮果生意。短短三年時間,羅鵬的店鋪就做到了平臺垂直類目頭部。業務做大以后,羅鵬還與當地政府共建4個就業幫扶車間,3個倉庫,帶動了周邊200多人就業。
△農云行動現場圖 劉洲/攝
即將到來的“雙11”是羅鵬第一次向新疆、西藏等偏遠地區供貨。“平臺有哪些扶持資源?如何優化履約體驗?”,這是羅鵬最關心的問題。
“我們希望通過‘減免+扶持’的方式,推動更多優質商品直連偏遠地區,助力西部消費振興與生活改善。”“農云行動”特派員表示。
郵費減免新政發布后,“我們每天都能收到幾百元退款,已持續一個多月了,累積起來是一筆不小的數字。”羅鵬說。
西部地區物流成績亮眼
“西郵記”有了新篇章
10月中旬,各主要電商平臺就已宣布“雙11”活動正式開啟,隨之而來的是物流旺季。今年快遞業務旺季自10月21日開始,預計2025年春節前結束。
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10月21日至23日,全國郵政快遞業攬收快遞包裹約為19.2億件,同比增長48.7%。其中,10月22日攬收快遞包裹7.29億件,同比增長74.0%,刷新單日業務量紀錄。
回看2023年數據,曾經不包郵的西部地區成績實則更為亮眼——
2023年新疆快遞業務量(不包含郵政公司包裹業務)累計完成3.05億件,快遞業務收入累計完成6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8.1%、77.9%,兩項增速均位列全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