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訊 日前,在山東榮成寧津街道南洼村的南側,一座新建5G基站地面景觀塔建成投用,信號覆蓋南洼村及周邊養殖場、相鄰海域200米的范圍。
“過去,村里人老是反映信號不穩定,尤其是養殖場周邊有時會‘斷連’。”南洼村黨支部書記馬忠良表示,現在不論走在哪都是“滿格”信號,再也不用擔心對外聯系的時候會“掉線”,這給村里的生產經營提供了保障、帶來了便利。
5G信號從“時斷時續”到“滿格覆蓋”,得益于5G基站建設“一件事”辦理模式。中國鐵塔公司威海分公司榮成區域經理王洪峰表示,“從規劃到建設再到竣工的審批手續,是由多部門共同參與、聯動辦理的,不僅在辦事流程上更規范高效,而且在選址建設上更合規精準,實現了5G基站精當規劃、精心建設。”
今年以來,威海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整合工信、住建等多部門力量,綜合國家省市關于5G產業建設發展政策法規,全盤考量城市規劃、群眾生產生活安全等因素,聯合出臺《威海市關于推行5G基站建設“一件事”集成辦工作實施意見》,在全省率先推行5G基站建設“一件事”審批模式,并在全市一體落實、全面推開,實現全流程同標準審批、無差別辦理,有效解決5G基站審批標準不一、權責不明等問題。
同時,全面梳理5G基站建設的實際特點,量身定制審批流程,劃分為新建項目配套5G基站、現有建筑物新增5G基站、新建地面鐵塔5G基站三大類服務場景,實現申報手續最簡、辦事成本最低,推動5G基站高效辦理、加速推進。
“南洼村南側建設的這座,就屬于新建地面鐵塔5G基站。對此,我們采取‘集成辦’的方式。”威海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投資建設二科科長于海威表示,將涉及審批事項整合為“一件事”服務“套餐”,建設單位根據5G基站實際需求,在一張表單勾選組合申請,提交一套材料,完成一次驗收,實現一次辦結,審批時間從21個工作日壓縮至7個工作日,平均提速67%。
對于新建項目配套5G基站采用“同步辦”,將5G基站納入新建項目主體工程審批全流程,涉及部門一并審批把關,與主體工程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項目單位無需獨立重復報建,無需重復提交材料,實現“免申即享”;對于現有建筑物新增5G基站采用“豁免辦”,即對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建設工程規劃許可等7項審批事項免于申請辦理,只需辦理立項、建設方案聯合審查2個事項,即可開工建設,實現“極簡辦理”。
為進一步減少跑腿次數、降低辦事成本,威海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在威海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中,增加5G基站“一件事”服務模塊,與電子證照系統、多圖聯審系統等關聯系統互聯互通,圖紙資料、審批結果等數據要素實現全程“數據流轉、一次錄入”;創新數字審批“按鈕”,將審查、踏勘、驗收等環節,變線下“逐一受理、串聯分頭辦理”為線上“同步受理”、線上線下“聯合限時審批”,變企業跑為部門跑、數據跑,實現全流程無紙化報建、數字化辦結,有力助推5G基站審批高效、建設精準、信號升格,實現數字城市與精致城市建設深度融合發展。截至9月底,全市已累計建成5G基站8083個,5G信號覆蓋度達到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