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自研”進場,聯發科“逆襲”,驍龍8 Elite對戰天璣9400!
在數碼圈,近日驍龍8 Elite與天璣9400的對比成了刷屏熱搜。新一代驍龍8 Elite芯片亮點頻出,自研Oryon架構、3nm工藝加持,讓“高頻能效比差”這一老大難問題得到史詩級緩解。而天璣9400憑借ARM的GPU架構,在能效比上對高通來了一次漂亮的“反打”,引起了不小轟動。

這次驍龍8 Elite高通下了狠功夫,從CPU架構、緩存、頻率各方面大刀闊斧,致力于在高頻能效上全面碾壓天璣。但偏偏,天璣9400在GPU能效上后來居上,用實測跑分讓高通的Adreno黯然失色。驍龍8 Elite和天璣9400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了高頻性能能效比?誰才是真正的性能之王?
自研Oryon架構:“能效殺手”變“省電小能手”
高通這次“真金白銀”地投入Oryon架構,首次讓驍龍8 Elite的高頻能效不再被稱作“電老虎”。其功耗表現已在3000分跑分以上大幅領先天璣9400,直接在峰值性能上打破了“ARM瓶頸”。當然,高頻省電的背后少不了3nm工藝的支撐,驍龍8 Elite的每一瓦電力都花得精準到位。如此用心,只怕是要在高端市場上再站穩腳跟。

聯發科的“GPU逆襲”:Adreno架構風光不再?
值得一提的是,天璣9400在GPU能效上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其Immortalis架構不僅打破了Adreno系列的一家獨大,更是全程壓制驍龍8 Elite,尤其在低中頻率下,GPU功耗低得讓人“意想不到”。從輕游戲到日常APP動效,天璣9400的表現讓人直呼“絲滑”。高通一貫在GPU領域的優勢也由此拉響了“警報”,其后續是否會繼續自研?Adreno的未來又會如何?這些疑問撲朔迷離。

中低頻能效的博弈:誰的日常表現更“接地氣”?
高通驍龍8 Elite在中高頻下完美壓制了天璣9400,但在2000分以下的日常體驗中卻略遜一籌,天璣9400以更低的功耗領先,輕松拿下輕度使用場景的“能效王”。這意味著什么?日常信息流、視頻、微信等等,天璣9400可能是更佳選擇。而驍龍8 Elite則明顯更適合“游戲黨”,尤其是大型3D游戲的“鐵桿粉絲”。

最后小范想問:在能效比和峰值性能之間,你會選擇哪一個?對于驍龍8 Elite和天璣9400的這場對決,你更看好誰?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