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四年,房價一路向下,不少人都慌了神:中國房價未來十年,到底還能不能漲回來?說實話,短期內房價想逆襲,比登天還難;中期走勢撲朔迷離,變數太多;但把時間線拉長到十年甚至更久,房價上漲這事,大概率還是會發生。
總有人盯著調控政策、關稅戰、經濟波動這些因素,覺得它們能決定房價生死。錯!決定房價長期走勢的核心就一個:長期來看,房價就是要跑贏通脹!這可不是拍腦袋瞎說,全球那么多國家的房價數據擺在那兒,就是鐵證。
看看英國,從 1968 年到 2023 年,房價就像坐過山車,中間遇到經濟衰退、金融危機也狠狠跌過跟頭,但最后還是一路狂飆。平均每年漲 5.2%,把 2.8% 的通脹率遠遠甩在身后,買房的人基本都賺了。
有人不服氣,拿日本房價說事。1991 年日本房價泡沫破裂,直接連跌 18 年,跌得那叫一個慘。但日本就是個 “奇葩”,全球獨一份,根本不具備代表性。現在呢?東京靠著國際化大都市的地位,再加上寬松的貨幣政策、不斷增長的住房需求,房價直接沖破歷史高點。未來 5 - 10 年,日本大部分地區房價重回巔峰,可能性非常大。
美國也是典型例子,房價數據全、時間跨度長。1987 年到現在,雖然經歷了三次大跌,像 1991 年經濟衰退、2006 年次貸危機、2022 年加息后的短暫下滑,但整體漲幅相當可觀,每年平均漲 5%。不過美國也不是 “一刀切”,紐約、洛杉磯這些大城市,房價漲得飛起;底特律這種產業衰敗的 “鐵銹地帶”,房價根本抬不起頭,甚至還不如以前。
中國的情況差不多。長遠來看,整體房價跑贏通脹問題不大,但不同城市差距會越來越大。一線城市和強二線城市,經濟好、資源多,不斷有人涌入,房價肯定漲得猛;反觀東北、西部一些資源枯竭、產業落后的中小城市,房價不僅漲不動,還可能繼續跌,鶴崗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未來十年,別指望房價全國普漲,那是癡人說夢。但結構性上漲是必然,找準城市買房,才是普通人對抗通脹的關鍵。你對房價走勢有啥想法,歡迎在評論區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