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人民日報》第2版以《買賣二手手機,如何更安心》為題,聚焦山東行業各方,走進二手手機店、回收企業,對商家、消費者、行業專家進行采訪。以下為報道全文:

估價怎樣更公平?數據安全咋保障?改裝機怎么防范?
買賣二手手機,如何更安心
記者 李 蕊
山東濟南歷下區的一家手機店里,市民黃育珍將舊手機交給店員。數據遷移、隱私清除……經過一系列操作,這部手機最終折抵800元。
“我新換了臺大屏手機,算上換新補貼和折舊費用,價格很合適。”黃育珍說。
今年,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手機被納入補貼范圍。政策助推下,二手手機市場呈現哪些新態勢?舊手機流向何處?市場潛力如何激發?近日,在山東,記者走進二手手機店、回收企業,對商家、消費者、行業專家進行采訪。
誰在買賣二手手機?
在濟南漢峪金谷商務生活街區周邊,劉文虎經營著一家二手手機店。玻璃展柜內碼放著數百部二手手機。
瞧見一位顧客進店,劉文虎拿起一部手機熱情推薦:“看看這款,九成新,還在保修期內。”
這些二手手機從何而來?
劉文虎說,他有兩條主要收貨渠道:“七成來自手機運營商和品牌專賣店的置換渠道,其余的是顧客主動拿到店里來賣的。”
除了像劉文虎這樣的自營門店,電商平臺和大型回收企業在二手手機銷售領域占據重要位置。
2024年1月,商務部等9部門發布《關于健全廢舊家電家具等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的通知》,提出發展“互聯網+”回收模式,鼓勵采用“互聯網+”二手流通方式。
轉轉集團是一家深耕循環經濟的企業,在全國開設800余家實體回收門店,還上線了手機應用程序,發展二手電商。“根據消費者需求,我們提供門店、上門、郵寄3種回收方式,提高舊物回收流轉速度。”轉轉集團首席執行官黃煒說。
哪些人群在購買二手手機?
“二手手機的用戶,以外賣員、學生和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居多,一些中老年人不舍得購買新機,也會選擇二手手機。”劉文虎告訴記者,“另外,一些創業公司會團購二手手機作為工作機。”
轉轉集團提供的數據顯示:在平臺交易的用戶中,18歲至34歲的用戶占比達七成。“如今,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賣閑置、買二手’。”黃煒說。
隨著以舊換新政策落地顯效,二手手機交易市場有何變化?
“市場上流通的二手手機數量增多,我們進貨成本更低、優質貨源更多,流轉速度更快,比如在保修期內的九成新熱門機型,一般到店一兩天就能出手。”劉文虎說。
“以舊換新政策實施以來,回收訂單量明顯提升。”轉轉集團相關負責人調出一組數據——今年前5月,平臺的手機數碼類商品回收訂單量比去年同期增長超40%,線上應用程序和線下門店的銷售訂單量分別增長近70%和近50%。
舊手機流向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