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原創滬劇《黃寶妹》在虹橋藝術中心上演,“2024第十二屆上海市優秀民營院團展演”由此正式拉開了帷幕。
一年一度的上海市優秀民營院團展演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承辦,至今已堅持12年。今年將從5月27日持續至6月29日。其間,共有十四個劇團的14個?。ü潱┠繀⒀荩渲邪?臺大戲劇目和1臺小戲/節目,包括音樂劇、話劇、滬劇、昆曲、舞蹈、打擊樂等。將分別在上海天蟾逸夫舞臺、上海虹橋藝術中心、上海共舞臺、上海城市劇院等劇場演出。這些劇節目都將在本屆展演中參加“優秀劇節目”評選。
今年的展演劇目中,原創作品占比高達85%。其中,“上海本土故事”為展演帶來新看點,兩部聚焦“工人題材”的劇目引起關注。而以原創音樂劇為代表,此次很多展演劇目在票房市場反響熱烈。
滬劇《黃寶妹》劇照
多部原創作品聚焦上海題材
開幕當天,滬劇《黃寶妹》以其精良的制作和動聽動人的舞臺呈現,贏得觀眾熱烈的掌聲。今年1月首演亮相后,該劇已經演出40多場。 這部劇以“七一勛章”獲得者、紡織業的杰出代表和全國勞模黃寶妹為原型。演出當天,93歲的黃寶妹不僅登臺謝幕,還在開幕日這天下午,為上海民營劇團的骨干,上了一堂特別的黨課。
“七一勛章”獲得者,93歲的黃寶妹在開幕當天登臺謝幕,并上了一堂特別黨課。
《黃寶妹》開幕演出之后,原創滬劇《酒魂曲》于5月8日在逸夫舞臺登場。該劇由上海勤苑滬劇團創作演出,是滬劇舞臺少有的明代古裝戲,對于演慣了滬劇現代戲和西裝旗袍戲的滬劇演員是一大挑戰。也因此,該劇一開演就備受關注。
主演王勤介紹,歷時三年創作的《酒魂曲》以市級非遺“神仙酒”為軸線。以上海百姓同心協力抗擊倭寇侵犯的史實為故事背景,將敬業精神、工匠精神與抗日保家、愛國主義精神融合。主創團隊為此采訪上百人次,查閱史料、開展座談、創作劇本、專家論證,挖掘并演繹了這段歷史。作曲家奚耿虎老師更是強化了滬劇“以唱抒情”的特點。至今已經在奉賢、浦東、嘉定和寶山等地巡演10余場,場場滿座并收獲滿堂彩。
原創滬劇《酒魂曲》劇照
今年展演中,聚焦上海本土的作品頗多。上海現代人劇社的原創話劇《暖光》也同樣是濃墨重彩的工人題材,講述了上海第一個工人新村的故事,和《黃寶妹》一樣,都是為新中國成立75周年而創作。
原創音樂劇票房喜人
今年9部展演作品是從109部劇(節)目中挑選出來。多部作品都有很好的市場基礎。尤其幾部音樂劇更是早早進入“劇場售票”模式,且票房喜人。
徐俊戲劇的原創音樂劇《麥克白夫人》首輪開票即得到很好反響,已定在1862時尚藝術中心連演30場;繆時文化傳播根據國內知名網劇IP原創的音樂劇《沉默的真相》,已演出了數百場,票房持續“飄紅”,此次一經開票就連續確定14場;開心麻花劇團以反賭反詐為題材的改編中文版青春喜劇《一墻之隔》等一批劇目的票房出現了“一票難求”的現象。
此外,本屆展演中還有幾部作品是經典老戲“翻新”。新東苑滬劇團復排的經典滬劇《金繡娘》和上海健圖劇社帶來的昆曲《牡丹亭》都是如此。
展演期間的“小戲/節目評選專場”于6月25日在長江劇場舉辦。屆時,將由5個民營劇團同臺呈現,現場比藝。上海小韋伯劇團的話劇小戲《最后一把鑰匙》、上海青浦鶴音藝術團的滬劇小戲《回家》、上海健圖劇社《牡丹亭》折子戲《游園驚夢》、上海陽光舞蹈團的舞蹈節目《夢蝶》、上海鼓鼓文化打擊樂《和美》等小戲節目將現場比藝。
“今年展演的劇目從創作題材到內容到形式到色彩都強烈展現出了‘豐厚’的特點:更加豐富、更加厚實、更加多彩。”此次展演的評委們一致認為,今年申報展演的劇節目質量又明顯穩步上升,涌現了一批“接地氣”的、“叫好又叫座”的舞臺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