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由國家大劇院制作創排的全新作品——意大利劇作家哥爾多尼的經典喜劇名作《一仆二主》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大劇院副院長張堯、導演王劍男、主演董汶亮、楊淇、郭爍杰等主創主演集體亮相,介紹精彩看點。該劇將于5月31日至6月3日在國家大劇院戲劇場首演。
主創介紹該劇創排經過
2008北京奧運年,國家大劇院正式揭幕之初,作為“話劇黃金月”的特邀劇目,由意大利米蘭小劇院演出的《一仆二主》就曾在這里的戲劇場連演三場。本著向經典致敬的創作初衷,國家大劇院此次不僅邀請了中國國家話劇院導演王劍男、舞美設計張華翔等實力主創陣容加盟,國家大劇院戲劇演員隊也將全情投入到經典喜劇的創排之中。國家大劇院副院長張堯期許這部《一仆二主》,“能在保留原作時代風貌的基礎上,進行現代化視角的轉譯,讓這部經典喜劇作品煥發出更輕快時尚、且能與當下共鳴的舞臺表達。”
國家大劇院副院長張堯
《一仆二主》服裝設計效果圖
作為18世紀歐洲劇壇上響當當的劇作家,卡洛·哥爾多尼(Carlo Goldoni,1707-1793年)在意大利喜劇的發展歷程中留下了深遠的影響,被譽為“現代喜劇創始人”。《一仆二主》是他于1745年創作的喜劇作品,首演當年便大獲成功,之后更被翻譯成多種語言風行世界各地劇場。上世紀50年代,經由中央實驗話劇院副院長孫維世譯介,該劇首度在國內上演。
海報
在《一仆二主》中,哥爾多尼在其時進行戲劇革新的理念得到了較為完滿的體現——既堅定地拒絕了優雅的英雄戲劇,摒棄17世紀大行其道的博學和華麗的戲劇傳統,也拒絕了已淪落為僅僅是插科打諢和低級笑鬧及完全由演員任意發揮的即興喜劇傳統。而在這部備受矚目和好評的喜劇問世之初,也給劇作家帶來了不少“麻煩”:由于哥爾多尼致力于對喜劇樣式進行改革,他反對之前傳統的假面喜劇和幕表制喜劇,開始主張戲劇元素和人物形象要從生活中出發,劇中對主仆關系的描繪,對于當時來說是顛覆性的,一度被視為標新立異,過于“反傳統”。
導演王劍男
國家大劇院版《一仆二主》的導演王劍男導演介紹說,哥爾多尼在劇作中融入了豐富的心理描寫和細致的生活細節,這在當時的戲劇創作中是相對少見的。“劇中每一個角色都有其獨特的性格特點,他們的語言和行動都緊密地結合著人物性格,使得劇情更加生動。最終《一仆二主》也成為了哥爾多尼在即興喜劇向性格喜劇過渡、突破中的一個重要標志。”
在王劍男看來,《一仆二主》盡管是一部古典名劇,依舊非常貼合現代人的生活境遇,“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可能要去面對那些,超乎自己能力和精力范圍的事物,三百年前的圖法蒂諾是這樣,今天的你我又何嘗不是呢?面對壓力時,保持笑容吧,三百年前的圖法蒂諾可以做到,今天的你我又何嘗不能呢?”他表示:“經典的流傳從來不是因為權威性,而是因為經典作品中蘊藏著能與時代引起強烈共鳴的生命力。一代代藝術家在這座藝術寶藏中不斷挖掘耕耘,并在舞臺上呈現給一代又一代觀眾,從而迎來了經久不息的掌聲與喝彩。這些掌聲與歡笑,一直持續了近三百年……”
舞美設計圖
《一仆二主》的劇情圍繞一個機靈又糊涂的仆人圖法蒂諾(Truffaldino)展開。機緣巧合之下,圖法蒂諾答應為兩位主人服務,希望借此能夠獲得雙份的工錢。可“內卷”起來的仆人顯然高估了自己的小聰明,造化弄人,“一仆侍二主”的秘密多次險些暴露。而兩個主人,也是苦苦尋覓對方的一對戀人,卻每次都擦肩而過。在各種啼笑皆非的連環誤會和將錯就錯之后,故事迎來了皆大歡喜的圓滿結局:有情人終成眷屬,圖法蒂諾也迎來了屬于自己的愛情。
主演董汶亮 本文攝影/牛小北
此次在劇中飾演“卷王”圖法蒂諾的,是“國家大劇院榮譽藝術家”,來自戲劇演員隊的董汶亮。他曾領銜主演國家大劇院話劇《十字街頭》《樣式雷》、主演《仲夏夜之夢》《暴風雨》《風雪夜歸人》《哈姆雷特》等。作為《一仆二主》里的“搞笑”擔當,董汶亮表示自己頗有“壓力”。同樣來自劇院戲劇演員隊的楊淇和郭碩杰,將在劇中飾演兩位因雇傭了同一個仆人而很難再碰面的“雇主”。作為“顏值”擔當的二人飾演一對“舞臺情侶”,“對手戲”卻因仆人的從中作梗而少得可憐。楊淇在劇中也將首次挑戰“女扮男裝”,有效地推動了劇情的發展。此外,孫立石、徐子瑄、王乙清等演員隊演員,也將在這部喜劇經典中有精彩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