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憑借著節能環保、沒有出行限制等優點吸引了不少需要購車的朋友,但“自燃”的安全隱患又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新能源車為什么會自燃?如何避免事故發生?怎么挑選新能源車呢?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
為何會自燃?
新能源車自燃事故大多是由動力電池熱失控引發的,造成熱失控的原因十分復雜,機械損傷、工作溫度不當和電濫用是常見的三種原因。
1、機械損傷
車輛碰撞是造成熱失控的一個重要原因。電池在受到擠壓、穿刺時容易發生短路,進而造成局部過熱,甚至引發火災。
2、工作溫度不當
電池內部的電解液容易在高溫條件下釋放出大量氣體和熱量,為燃燒的發生提供條件。
3、電濫用
電濫用包括過度充電和過度放電。過度充電和過度放電都會造成電池異常發熱,可能造成電池自燃。
我們都知道,燃燒的三要素是可燃物、助燃物(通常為氧氣)和溫度達到著火點。在以上幾種情況中,鋰離子電池溫度不斷升高,達到著火點后,電解液、隔膜等可燃物與氧氣發生反應,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和有限的空間中釋放出大量能量和氣體,極有可能引發爆炸。
4月16日,上海嘉閔高架一新能源轎車起火。圖源:每日經濟新聞
如何避免動力電池燃燒?
燃燒需要三要素同時存在才會發生,我們難以隔絕氧氣,但可以從可燃物和溫度兩個方向入手,改善電池的熱失控現象。
1、固態電解質
電解液的主要成分是碳和氫組成的有機物,容易與氧氣發生反應,在燃燒的過程中扮演“可燃物”的角色。固態電解質是眾多車企和電池企業正在研究的新方向,固態電解質以固體的形式存在,不易燃燒,還能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解決用戶的里程焦慮問題。目前,全固態電池的應用仍存在困難,但許多企業都在積極生產過渡時期的產品——半固態電池。
固態電池的結構示意圖
2、電池管理系統(BMS)
電池管理系統可以實時監測電池的電壓、電流和溫度,在過充、過放、過溫、欠溫時提供保護,確保電池在安全的條件下高效工作。
研發人員正在努力提升動力電池的安全性,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們能做的是:
1)正確使用電池,及時充電,并在充電結束后盡快拔下插頭,避免過度充電;
2)安全駕駛,避免車輛受到撞擊;
3)如果電池正在燃燒,請盡快逃離現場,并撥打火警電話119,切勿自行滅火,以免造成人員傷亡。
如何挑選新能源車?
從電池的實用性和安全性出發,在挑選新能源汽車時,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1、續航
建議根據實際需求購買合適續航里程的新能源汽車,純電動車續航里程越長,電量越高,如果發生自燃也會更劇烈、更嚴重。
2、快充
快充和超快充雖然能節省時間,但是充電速度快,會對電池壽命造成負面影響。如果車輛有快充和一般充電兩種模式,建議能不快充就不快充,急需時再快充。
3、電池壽命
從材料角度來講,磷酸鐵鋰電池的循環壽命比三元鋰電池壽命更長、更安全。但是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比三元鋰電池要低,同等重量下,三元鋰電池的車續航更長。
4、安全性
車輛需要滿足國家標準(如《電動汽車安全要求》《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等),以確保安全性。另外,汽車上整個電池包的外殼越堅固越好,堅固的外殼能有效降低外力損傷電池。
當然,不管是新能源車還是油車,安全駕駛永遠是第一位。防患于未“燃”,遇到事故冷靜處理,可以很大程度降低風險事故造成的損失。最后,祝大家可以買到合適的愛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