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汽車市場,日系品牌一直以來都擁有很高的話語權,這里主要指的是以豐田、本田、日產(chǎn)為代表的“日系三劍客”。特別是豐田汽車,依靠著高口碑、高保質量以及成熟穩(wěn)定的技術,深受國人的追捧。
可進入新能源時代,以豐田為首的日系車卻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創(chuàng)傷”。比如曾在混動領域稱霸的豐田,如今的話語權也更低了,甚至在中國市場,已經(jīng)有可能要開始用上自主品牌的插混技術,不得不感嘆時代是真的變了。
近日,據(jù)《財經(jīng)》報道,豐田在華合資公司未來兩到三年有導入插電式混動的計劃,并且技術路線大概率不再延用豐田原有模式,而是有可能采用源自比亞迪的DM-i技術。報道稱,從未來產(chǎn)品規(guī)劃來看,涉及車型大約有2-3款,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產(chǎn)品是否都能如約落地,目前還沒有更進一步的消息。
眾所周知,曾經(jīng)車市中流傳著一句話,“世界上有兩種混動,一種是豐田,一種是其他。”這個段子足以證明當時豐田在混動領域的地位,只不過從整個汽車市場的發(fā)展來看,豐田的混動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并未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畢竟豐田的混動車型賣得都不便宜,再加上新能源還沒有成為主流,自然勸退了不少消費者。
然而,自從比亞迪的DM-i技術進入市場以來,混動市場卻得到了飛速的發(fā)展。可以說,比亞迪的DM-i技術優(yōu)勢確實很明顯,以電為主的驅動方式,讓比亞迪DM-i車型有著媲美純電動車的駕駛感受,不僅加速快開起來平順,車內的靜謐性也是燃油車所不能比擬的。且DM-i車型不依賴充電,可油可電續(xù)航里程可以跑一千公里以上,徹底解決純電動長途里程及充電的焦慮。
以秦PLUS DM-i為例,綜合續(xù)航里程能夠超過1200km,而且插混車型還能夠上綠牌,解決不少城市消費者限牌限行的困擾。更重要的是,即便是搭載了DM-i混動技術,但比亞迪的車型賣得甚至比燃油車還便宜,像是今年比亞迪就先后推出了很多榮耀版車型,最便宜的秦PLUS榮耀版售價下探到了7.98萬元,成功實現(xiàn)了“降維打擊”,這也不難怪比亞迪的插混技術能夠受到眾多消費者的追捧。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曾經(jīng)以省油省心聞名的日系車,也逐漸被瓜分了不少市場份額。數(shù)據(jù)顯示,日系品牌在華市場份額已連續(xù)三年下滑,2020年日系品牌零售份額為24.1%,2021年為22.6%,2022年為20%。隨著中國汽車市場電動化加速,合資品牌的份額只會被不斷擠壓,而如何快速做出改變以應對這樣的局面,豐田汽車則是選擇了與中國品牌合作。
像是此次傳出要搭載比亞迪混動技術的消息,其實也是豐田的無奈之選,畢竟DM-i技術已經(jīng)逐漸穩(wěn)定,同時還擁有大量忠實的用戶,而直接用上這個技術,也節(jié)省了很多去研發(fā)的時間。還需要注意的是,豐田不僅將引入比亞迪的DM-i技術,智能化還將引入華為解決方案!
根據(jù)此前消息,豐田全球車型智能駕駛方案將采用“豐田+華為+Momenta”三方聯(lián)合方案模式。自動駕駛公司Momenta和華為分別提供軟件和硬件方案,三方深度合作并整合。雖然是參與程度較低的模式,但不得不承認這是華為的勝利,畢竟比起低端的智能化,與華為合作之后的豐田肯定會更具競爭力,只是讓人感嘆的是,曾經(jīng)不可一世的豐田,竟然也將淪為“組裝廠”了。
寫在最后
總而言之,如今自主品牌是真的站起來了,而曾經(jīng)在國內車市稱王稱霸的傳統(tǒng)燃油車企,也不得不放低身段尋求合作,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在新能源時代,確實還得看國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