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今年五月,各大滬上高校積極與法國院校進行科研、人才培養(yǎng)、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互動,合作頻頻。
5月,華東師范大學在巴黎東方語言文化學院舉辦“漢字走進法國校園——中國書法篆刻圖文展”。本文圖片均為 各高校 供圖
5月2日至6日,在中法建交60周年和巴黎奧運年之際,華東師范大學師生走進了法國巴黎、里昂等12所大中小學、教育機構和體育俱樂部,舉辦了以“匯流”為主題的系列人文交流活動,讓法國的大中小學生和當地市民近距離接觸中國功夫、書法篆刻,并與來自華東師大的羽毛球世界冠軍團隊開展面對面的交流活動。
創(chuàng)建于1921年7月的里昂中法大學是中國近代在海外設立的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大學類機構,見證了兩國一段特殊的外交史,也為現代中國培養(yǎng)了一批優(yōu)秀人才。2023年11月,華東師大里昂辦公室在新里昂中法大學揭牌,雙方建立起更為緊密的合作關系。此次,在新里昂中法大學,華東師大副校長戴立益與其團隊成員還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與里昂的中國留學生就該校人才引進與培養(yǎng)進行了宣講交流。
華東師大副校長戴立益介紹,華東師大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與法國高校及機構開展合作。目前該校已與法國28所高校及機構就學術科研、人才培養(yǎng)、合作辦學等方面開展了密切交流合作,取得了大量豐碩成果,是中國目前與法國高校及機構開展合作交流最成功的高校之一。
5月7日,中法工程師教育產教融合理事會成立儀式暨慶祝中法建交60周年國際卓越工程師教育論壇則在華東理工大學徐匯校區(qū)舉行,中法兩國十余家相關企業(yè)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活動邀請到了法國駐上海總領事館總領事Joan Valadou、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葉霖霖與30余位跨國企業(yè)嘉賓。
5月7日,華東理工大學,部分理事會成員單位簽約。
華東理工大學校長軒福貞提出,期待各方以理事會的成立為依托,促進教育體系與產業(yè)體系的有效對接,塑造鏈條式的聯(lián)動育人生態(tài),在構筑國際卓越工程人才培養(yǎng)新格局中走在前列、作出表率。
成立儀式上,包括Syensqo集團、阿科瑪(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圣戈班集團、米其林(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江西恒大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和輝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內的中法兩國相關企業(yè)共同簽署了《華東理工大學國際卓越工程師學院與“產教融合促進理事會”成員企業(yè)合作備忘錄》(以下簡稱《備忘錄》)。
2019年,華理曾聯(lián)合法國化學工程師院校(FGL)聯(lián)盟及雷恩國立高等化工學校,共同成立了國際卓越工程師學院(簡稱“國卓學院”)。此次,根據《備忘錄》內容,理事會旨在為成員單位儲備人才資源,構建面向卓越工程人才培養(yǎng)的實訓平臺。理事會成員單位作為國卓學院的重要合作伙伴,將深度參與學院的課程設置、實踐教學、質量評價等培養(yǎng)環(huán)節(jié),并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踐崗位。學院將與成員單位一道,探索企業(yè)與院校雙軌培養(yǎng)機制,攜手構建產學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新范式。
5月8日,上海交通大學巴黎卓越工程師學院舉行慶祝中法建交60周年系列活動啟動大會。
5月8日,上海交通大學巴黎卓越工程師學院舉行了慶祝中法建交60周年系列活動啟動大會。當日,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的先驅后代、蔡元培研究會會長蔡磊砢,受邀擔任巴黎卓越工程師學院黨建育人顧問。她在現場談到,中法的交往可以追溯至158年前中國創(chuàng)辦福州船政學堂時期,她的祖父蔡元培先生在1913至1916年首次赴法游學,自此以后不遺余力推動中法文化交流。2023年3月,中法兩國續(xù)簽了中法“蔡元培博士交流項目”,中法文化交流開啟新篇章。
而結合自身中法合作辦學的優(yōu)勢,基于百年留法史,巴黎卓越工程師學院也正式推出由“一本書”“一部劇”“一場展”“一堂課”“一個平臺”“一場對話”“一系列社會實踐”組成的“七維一核”系列活動,具體包括出版《思源·卓越》口述史、打造原創(chuàng)中法雙語話劇《赤光》、舉辦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圖片展、成立“赤光”宣講團、拓展“大思政”教育合作基地、開展“卓越·法蘭西”杰出留法人士訪談、組織跨國可持續(xù)發(fā)展主題社會實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