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光啟動的瞬間深邃而神秘,劃破黑暗,犀利而又不失優雅,沉穩而不失風度,給前行的路途帶來希望和光明;遠光隨之點亮,光束更加柔和而明亮,是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結晶,宛如遙遠星系中的燎星,引領方向。與家人在一起的每一條路,都是樂道。”
這是一名技術大咖看完新創汽車品牌樂道L60直播寫的感性文字。它表達對樂道L60燈光設計的贊揚,折射出汽車照明技術在藝術性和實用性上的結合。
5月15日世界家庭日首發預售的樂道L60是蔚來汽車的第二品牌樂道首款車型。在細節設計上,樂道L60提供充足的情緒價值,燈光采用最新發光技術和超窄模組,精致感足。日行燈和尾燈的線條上,也呈現向上勢態,詮釋外觀高級感不是堆料,不是堆細節,而是整體氣場。
車燈新玩法
鮮為人知的是,樂道L60的超扁透鏡模組,由南寧燎旺車燈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燎旺車燈)提供。
這家不同凡響的車燈制造商,不僅是樂道汽車的供應商,也是智己汽車等眾多新興汽車品牌的合作伙伴。
5月13日,智己汽車全新車型智己L6上市,其搭載的紅光MDL交互技術尾燈,由燎旺車燈全球首創首發,全系標配。這一創新技術的應用,再次證明燎旺車燈在車燈行業的新勢力。
顧丹作為燎旺車燈副總經理,是中國汽車照明行業的新生代技術帶頭人。他2001年7月畢業于華東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碩士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工業工程領域工程專業,他曾在華域視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任技術中心副本部長兼產品設計部部長、北美HA公司董事長、華域視覺科技日本株式會社社長。
出色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經驗,使他在車燈行業中獨樹一幟。顧丹在車燈行業的24年滾爬,見證行業嬗變。
為不斷精進,他在2024年選擇成為軒轅之學巨浪5期學員,繼續學習深造,擴大視野。
這位志在成為汽車人的巨浪學員,憑借自身領導力和對行業的理解,使他在首次上臺演講中成功競聘為巨浪5班班長。
顧丹感動地說,這是他人生的高光時刻,因為在座都是企業家,能自己all in在一個產業里很感動,做好“店小二”,竭盡所能為所有的老板、創業家們服務好。
顧丹用 “逆戰”形容當下的汽車行業形勢——“順勢而為,逆流而上”,通過兩年多的改變,他發現車燈市場其實沒有想象中那么卷,市場開拓順利。
作為一名出身國企的創業家,顧丹從上汽集團、上海市國資委到廣東省國資委,一直在車燈行業深耕,還獲得上海市勞模的稱號。他曾帶領團隊連續三年問鼎上海市優秀發明金獎。
在之前的21年中,他所在的企業營收從10億元不斷攀升到150億元,在全球五國八地都設有分支機構,在技術上一直處于行業頭部。
后來,他有機會到燎旺車燈工作,如何讓這個排名二流的公司存活下來?顧丹認為,差異化是燎旺車燈生存和發展的關鍵。
車燈雖是一個老部件,但是汽車的增量。20多年來,隨著中國汽車銷量上升,車燈的發展曲線跟中國汽車的成長曲線一樣。
2024年3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已經超過40%,電車是趨勢,電車和油車之間區別,是智能化和消費群體發生變化。
車燈行業的兩大標桿企業,星宇車燈和科博達,分別以350億元和260億元的市值引領市場。星宇車燈在營收70億元時,市值更是一度超過500億元。這兩大巨頭的市值總和接近600億元,成為行業的領頭羊。
燎旺,1956年成立,在佛山照明上市公司并購后,加上國星光電的加持,它作為一家民營公司在民用LED領域歷經改制、并購,現由國企佛山照明上市公司控股的企業,進軍新能源車燈市場,計劃在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建廠,擴大生產規模。
在汽車零部件行業,企業通常需要經歷長達兩年的嚴格考驗,才能獲得市場的認可。
然而在2023年,燎旺車燈異軍突起,迅速在這一細分市場中嶄露頭角,不僅智己汽車、小米汽車等知名品牌開始采用燎旺產品,阿維塔、問界等新興勢力也紛紛向燎旺伸出橄欖枝。
目前,燎旺成功進入11家主機廠的供應鏈,并且獲得主機廠訂單。這在以前是難以想象的。這背后就是,面對行業巨頭競爭,燎旺車燈通過研發市場上沒有的創新產品,實現了差異化。
對于為何燎旺要致力于打造全產業鏈的車燈解決方案?顧丹說,現代汽車中的許多關鍵部件,如雷達和攝像頭都需要與車燈集成,一旦這些部件被巧妙地整合進車燈,燎旺就能發揮其技術優勢,將它們融合、消化,從而提升整車的性能。這正是車燈與生俱來的優勢。
百年新變局
車燈,這個伴隨汽車工業百年發展的部件,如今正經歷著翻天覆地的變革。
曾幾何時,車燈的功能僅限于基本的照明,就如同早期手機的通話功能一樣簡單直接。隨著技術的進步,車燈已經遠遠超越了其原始的用途。
2024年,隨著問界M9的問世,車燈技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M9搭載的投影大燈和路面照射技術,以其卓越性能和創新設計,引領了行業的潮流,使車燈行業變得前所未有的火熱。
這一變革的核心,在于互聯網思維的融入。
車燈不再僅僅是照明工具,而是成為了智能汽車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們與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系統緊密交互,實現了場景化的照明解決方案。這種交互性和場景化的實現,不僅提升了駕駛的安全性和舒適性,也為車燈技術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車燈不僅是汽車的一個老部件,更是汽車增量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中國車燈市場的激烈競爭中,上汽華域以其22%的市場份額穩居霸主之位,而星宇車燈以近14%的市場份額緊隨其后。相比之下,燎旺雖然市場份額僅為3%,但其17億至20億元的年銷售額預示著強勁的增長潛力。
在這樣一個高度競爭的市場中,僅僅20億元的年銷售額已難以為繼,預計三年后企業要想生存,年銷售額需達到40億元。銷售業績不僅決定企業當下的生存狀態,更關乎其未來的市場規模。
放眼整個車燈板塊,包括氛圍燈在內,每年的產值高達1500億元。若能占據10%的市場份額,便意味著150億元的營收。
未來5至6年,市場競爭將變得更加殘酷。車燈行業正面臨著資金和人才的高度壟斷,產業鏈的整合也迫在眉睫。行業壁壘高筑,包括資源壁壘、技術壁壘,以及至關重要的認證壁壘——即獲得汽車行業的認可,這些都構成了企業必須跨越的難關。
顧丹感慨地說,有時候,機遇比努力更為重要。在汽車零部件領域,車燈是唯一一個產值不斷迭代、呈倍數增長的細分市場。
他曾經計算過,一套高端車燈系統,包括兩個前大燈、DLP投影技術和尾燈,價格僅次于汽車電池。華為問界M9的推出,更是將車燈技術推向了新的高度,點燃了市場的熱度。
最近,智己汽車發布的新型尾燈,采用了數千顆的LED,而阿維塔的一款交互式顯示屏,更是使用了超過1萬顆LED。這些創新的應用,不僅提升了車燈的性能,也為內飾設計帶來了新的可能性。
顧丹認為,未來汽車的內飾和外飾將不再有明確的界限,而是實現“內外兼修”的設計理念。在新興的汽車企業中,不再區分內飾總監和外飾總監,而是強調整體設計的統一和協調。整車設計中還有許多可以創新的空間,所有與用戶交互的界面都可以成為創新的焦點。
車與車、人與車之間的交互將成為汽車設計的主要趨勢。傳統的汽車定義正在被重新書寫,電子后視鏡(CMS)和抬頭顯示(HUD)等新技術將逐漸取代傳統的配件。
路在何方?顧丹說,從頭部企業到排名十幾位的企業,只要不斷創新,都有機會在市場中立足。近兩年,他越干越有信心:“真正能把你干掉的,還是一個公司內部的管理邏輯,所以向上管理很重要。市場當下很卷,對一些排名后面的企業說還有機會。”
顧丹最后說,如果市場不卷,像我們這樣的企業可能早已被淘汰,只有在變革的時代,企業才有機會以小博大,實現跨越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