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4年,中國汽車品牌在新能源市場不斷發力,價格競爭也日趨激烈。給合資品牌帶來很大市場壓力,合資汽車銷量大幅下滑。
近日,廣汽本田被曝從今年5月開始征集自愿離職人員,目前已有約1700名工人同意離職,約占其生產員工總數的14%。
裁員的背后是廣汽本田銷量下滑,據廣汽集團2023年年報顯示,廣汽本田去年銷量為640466輛,同比下滑13.66%。報告期內,廣本營業收入為935.28億元,同比下滑18.75%。
2024年以來,其市場表現繼續承壓。今年4月,廣汽本田銷量為24673輛,同比下滑2.93%;今年前4個月累計銷量為141649輛,同比下滑19.01%。
廣汽本田的裁員并不是從2024年才開始的。2023年第四季度,廣汽本田出現了成立25年來的第一次裁員,當時解雇了大約900名合約工,占當時廣汽本田約1.3萬名員工的7%。
如果用一句話形容本田最近在中國市場的失利,那就是 電動車沒跟上,燃油車也失利。
先說電動車,本田目前在中國市場并沒有競爭力很強的電動車。這個問題本田也已經意識到了。因此本田也著急,表示將加速中國市場的電動化轉型。本田已為中國用戶打造了一個全新的電動車品牌“燁”,即將推出三款新車,并準備于2025年推出的電動車上采用華為的顯示器。
所以在“燁”品牌車型落地之前,本田電動車都不會有太強的市場競爭力。不過雖然中國電動車產業發展迅速,但是燃油車市場依然可以占據半壁江山。如果廣汽本田在燃油車方面表現出色,也不至于出現銷量下滑。但廣汽本田的問題是,燃油車市場也失守了。
以廣汽本田當家車型本田雅閣為例,在今年2月份銷量達到最近半年來的歷史最低,只有6000多輛。為了提升銷量,雅閣不得不降價。雅閣在經銷商的價格已經非常便宜了,最低配的車型,裸車甚至已經在14萬元左右了。對于一款去年才上市的全新換代車型來說,降價幅度是比較大的。
而飛度的小型車市場目前已經全面被國產新能源電動車取代,每個月只能維持1000~2000輛的水平。面對飛度的銷量下滑,廣汽本田其實毫無對策。
MPV市場也是一樣的,最近幾年中國新能源MPV層出不窮,騰勢D9,傳祺M8等車型成為了國人的新選擇,而奧德賽尺寸小,配置低,也不得不開始大幅度讓利。據悉現在奧德賽的最低配車型,也僅20萬元左右了,達到了歷史最低水平。
不過我認為廣汽本田的銷量下滑只是暫時的,從長遠來看,還有翻盤的機會。一是看廣汽本田在2025年之后推出的純電動汽車,會不會獲得中國消費者的青睞。二是看廣汽本田的燃油車還會不會繼續讓利,或者說在價格不變的基礎上提升一下配置和用料。畢竟廣本燃油車低配車型的配置太寒酸,廣被用戶詬病,我相信廣本的高層也是知道的。如果能將這些缺點都改正的話,我覺得廣本的銷量提升,還是有希望的。